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 名句
  • 2024年11月03日
  • 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出自宋朝吕本中的《踏莎行》 原文赏析: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 似和不似都奇绝。 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 记得旧时,探梅时节。 老来旧事无人说。 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拼音解读 : xuě sì méi huā ,méi huā sì xuě 。 sì hé bú sì dōu qí jué 。 nǎo rén fēng

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出自宋朝吕本中的《踏莎行》
原文赏析: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

似和不似都奇绝。

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

记得旧时,探梅时节。

老来旧事无人说。

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拼音解读

xuě sì méi huā ,méi huā sì xuě 。

sì hé bú sì dōu qí jué 。

nǎo rén fēng wèi ā shuí zhī ,qǐng jun1 wèn qǔ nán lóu yuè 。

jì dé jiù shí ,tàn méi shí jiē 。

lǎo lái jiù shì wú rén shuō 。

wéi shuí zuì dǎo wéi shuí xǐng ,dào jīn yóu hèn qīng lí bié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作者介绍

吕本中 吕本中(1084- 1145),字居仁,世称东莱先生,寿州人,诗人,词人,道学家. 诗属江西派.著有<<春秋集解>>,<<紫微诗话>>,<<东莱先生诗集>> 等. 词不传,今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 辑有<<紫微词>>,<<全宋词>> 据之录词二十七首.吕本中诗数量较大,约一千二百七十首。…详情

踏莎行注释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

似和不似都奇绝。

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

记得旧时,探梅时节。

老来旧事无人说。

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①雪似梅花:唐东方虬《春雪》:“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②梅花似雪:古乐府:“只言花似雪,不悟有香来。”③阿谁:谁,何人。④去年:往年。

踏莎行赏析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

似和不似都奇绝。

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

记得旧时,探梅时节。

老来旧事无人说。

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词的上片以“似”与“不似”写梅与雪交相辉映的奇绝之景。梅花与飞雪同时的情景之下,写梅往往说到雪,以雪作背景。正因为梅与雪同时,加之梅花与雪花有相似之处,诗人便常常将它们联系起来。梅花和雪花形相似、色相近,而质相异,神相别,因而本词中词人写了“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之后,即拔起一笔:“似和不似都奇绝”。“似”是言色,“不似”则言香。朦胧月色之中,雪白梅洁,暗香浮动,这确实是种奇妙的境界。

月下奇景,本应是令人赏心悦目的,可是词人认为是“恼人”的。“恼人”即“撩人”,此解释诗词中屡见不鲜。那么为什么会撩拨起人的心事?词人没有直接回答,只是含糊地说:“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词人此处设下了悬念,令人揣想。因为心中本有事,见了这乐景则与她心情抵触不入,反而触景添愁。

词的下片则点明词人心事的由来:“记得去年,探梅时节。老来旧事无人说。”原来是去年梅花开放时节,曾同情人共赏梅花,南楼之月可作见证,而今与情人离别了,风物依旧,人事已非,怎么能不触景生情!词到结句时才点明词人为什么别来频醉频醒,是为了“轻离别”的“恨”。

整首词先设下重重迷障,层层云翳,然后驱雾排云,露出了本意这样使读者从深深的困惑中明白过来,得到了感情上的慰藉。见雪兴怀,睹梅生情,登楼抒感,对月寄慨,把离别恨委婉道出,有着一种朦胧美。这种朦胧美不同于明快之美,但也不是晦涩。

如果一首词让人感到不知所云,百思不解,那就失却了意义。这种词没有朦胧美,而是晦涩。朦胧美如雾中之花,纱后之女,初看不清楚,细辨可见其形态,这种境界给人一种含蓄美。这首词的题旨全靠最后一句“到今犹恨轻离别”点出。

踏莎行简评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

似和不似都奇绝。

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

记得旧时,探梅时节。

老来旧事无人说。

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吕本中此词写别恨,情从景生,天然浑成,两阕的末句尤为警策。这种艺术手法确如画龙,云彩翻卷之中,东现一鳞,西露一爪,最后见首点睛,因而使画中之龙既显得体态矫健,又透出十分神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