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敦复席勒在社会的回响

  • 历史
  • 2025年03月27日
  • 晏敦复,字景初,一作1071-1141、一作1075-1145。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南宋时期的诗人、政治家。他官至吏部尚书兼江淮等路经制使,以其才华横溢和坚定的正直著称,但他的生平大多数文献都已散失,只有《宋诗纪事》中的一首诗和《历代名臣奏议》中的两篇奏折流传下来。 晏敦复出身于宰相晏殊家族,是程颐的弟子之一。在徽宗大观三年(1109年)他以进士身份考取了科举

晏敦复席勒在社会的回响

晏敦复,字景初,一作1071-1141、一作1075-1145。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南宋时期的诗人、政治家。他官至吏部尚书兼江淮等路经制使,以其才华横溢和坚定的正直著称,但他的生平大多数文献都已散失,只有《宋诗纪事》中的一首诗和《历代名臣奏议》中的两篇奏折流传下来。

晏敦复出身于宰相晏殊家族,是程颐的弟子之一。在徽宗大观三年(1109年)他以进士身份考取了科举,后来担任御史台检法官,并在绍兴初年因其守法不曲而被提拔为祠部员外郎。但他与当时权力强大的宰相吕颐浩发生冲突,被迫改任知贵溪县,再次改通判临江军。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又被召回朝廷担任吏部员外郎、左司谏、给事中等职位,并且曾短暂地担任过吏部侍郎。他以刚毅敢言著称,对待国家大事从不犹豫,甚至公开批评奸臣汪召嗣无德无才。对于金国遣使来朝议和,他坚决反对秦桧提出的屈辱条款,不愿意为了个人利益牺牲国家尊严,这也导致了他与秦桧之间的深仇。

最终,在绍兴九年(1139年),由于秦桧的排挤,他被贬职到宝文阁直学士,并再次调往衢州知府一职,最终在建炎五年(1142年)去世,享年七十一岁。他的遗体被安葬在故乡,即现在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境内的沙河村,其墓前立有祠堂,用以纪念他的忠诚和正直。

虽然许多关于晏敦复的事迹已经消失,但他的名字依然留存在历史记载之中,与其他几位同样杰出的晏姓政治家一起,被后人誉为“抚州八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