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之以恒
读音:chí zhī yǐ héng
成语出处:《战国策·齐策一》:“君子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持之以恒。”
成语造句:“他对自己的目标有着坚定的决心,始终持之以恒,不懈努力,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近义词:毅力、坚持、毅然、执着。
反义词:放弃、松懈。
成语用法:形容人在追求某个目标或完成某项任务时,一贯到底,不轻易放弃的态度和精神。
成语繁体:執之以恆
常用程度:较常用。
感情色彩:积极向上,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坚定的意志力。
成语结构:
持 - 拿住
之 - 的东西
以 - 用来
恒 - 始终如一的样子
词语解释:
“持”字原指手拿物品,“之”字则表示所属关系,“以”字是介词,用来连接动作与对象,“恒”字则意味着持续不断,没有变化。
这四个字组合起来,表达了一种持续不变的状态,是一种很高尚的人格特质,也是成功所必需的一种品质。
解释来源:
《汉典》、《辞海》等多部中文辞书均有记载此成语及其含义。
用法举例:
他从小就养成了勤奋学习的习惯,始终保持这个良好的习惯。
为了提高效率,他决定每天固定时间进行工作,并且严格按照计划执行,每次都能按时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