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创业故事90后破烂王的社会创业梦想
从一个被视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到现在这个称作“破烂王”的年轻人,刘柏然的生活轨迹与众不同。他的故事发生在辽宁省阜新市阜蒙县四合镇河东村,一处曾经被许多人看不起的地方,如今却成为了他事业发展的起点。
一场雨后的上午,我来到了刘柏然家,这个废品收购站不仅干净利落,而且院子里堆放着整齐打包的废品,旁边还有一架简易篮球架下,那个大男孩正练习投篮,他就是刘柏然。阳光洒在他的身上,让他显得格外帅气和充满活力。
今年23岁的刘柏然2015年毕业于辽宁工大建筑工程专业。在大学三年级时,他就开始每天忙于与废品打交道。毕业后,他选择了放弃传统观念中的白领工作和公务员职位,而是决定专注于做一个“破烂王”。
对很多人来说,“收破烂”是一份低贱的工作,但对于刘柏然而言,它代表了一种自食其力的尊严。他认为,没有什么是丢人的,每个人都应该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生活,即使这意味着捡拾垃圾也一样。
当初,刘柏然选择了这条道路,是因为家庭变故。当父亲患病时,他意识到自己作为男子汉必须承担责任。所以尽管有同学和老师反对,但是他坚持了下来,并且在校园内成为了一名著名的“破烂王”。
五年前,当父母面临经济困难时,刘柏然决定偷偷地去建筑工地打工,以减轻家里的负担。他说:“弯腰捡拾矿泉水瓶的时候,有些压力,不过转念一想,这也是自食其力,不觉得丢人。”
随着时间过去,刘柏然认识到收废品并不是一种卑贱的事情,而是一种能够赚钱、能够让人们重新认识价值的事业。他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即便是在学校或社会上遭遇异样的眼光,也没有阻止他继续追求自己的梦想。
2016年的夏天,当其他大学毕业生奔波于各大招聘会时,刘柏然则钻进了那些堆积如山的地板上的旧书中。那时候,他的心意已决,对未来充满信心。
现在,在他的眼中,“收破烂”已经不是单纯的一项谋生的手段,而是一个需要智慧、耐心和努力的小行业。而且通过网络销售这些书籍,还能实现一些收入。这一切都证明了,只要你愿意付出,你可以把任何事情都变成你的事业。
然而,要将这种小规模的事业扩展开来,就需要资金支持以及更多资源。不过,无论如何,都不会影响到他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心态,因为对于他来说,最重要的是用行动证明别人的误解都是错误的,用实际行动改变人们对这一行业的看法。
最终,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普通但又不平凡的人物形象——一个用汗水浇灌事业,用智慧磨砺命运的人类典范。在这个过程中,他获得了一种成就感,以及一种超越常人的勇气和毅力。而我们,也许可以从他的故事中学到一点关于勇气、坚持以及成功本质的一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