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妻鹤子之问诗人是谁

  • 历史
  • 2025年03月15日
  •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是北魏鲜卑族拓跋氏的后裔。他的祖先元谊,在北宋宣和年间曾任忻州神武军使,并定居于秀容。元好问从小聪明过人,从七岁开始学习诗歌,十四岁便师从郝天挺六载,其诗文才华迅速成熟。 在金朝兴定五年(1221年),元好问中了进士,但未能即位为官。在正大元年的同一时期,他又通过博学宏词科考试,被授予儒林郎的职位,并被派到国史院担任编修工作。他历任镇平、南阳

梅妻鹤子之问诗人是谁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是北魏鲜卑族拓跋氏的后裔。他的祖先元谊,在北宋宣和年间曾任忻州神武军使,并定居于秀容。元好问从小聪明过人,从七岁开始学习诗歌,十四岁便师从郝天挺六载,其诗文才华迅速成熟。

在金朝兴定五年(1221年),元好问中了进士,但未能即位为官。在正大元年的同一时期,他又通过博学宏词科考试,被授予儒林郎的职位,并被派到国史院担任编修工作。他历任镇平、南阳、内乡县令等职务。

八年后的秋季,元好问受诏入都,他的官职升至尚书省掾左司都事,再次转为员外郎。然而,当金朝灭亡之后,元好问并没有投身新的政府,而是选择以著述自立。他致力于收集和整理金朝君臣的遗言往事,最终将这些资料编纂成《金史》中的宝贵资料。

在文学创作方面,元好问是一代文坛盟主,以其深沉而富有情感的诗作闻名。他的一生写了5000多首诗,其中现在保存下来的有1388首。此外,他还写了384首词,这些作品在艺术上展现出了苏轼和辛弃疾这样的高峰水平,同时也体现出了豪放与婉约之间精妙的情感流转。

除了诗歌和词曲以外, 元好问还留下了一些散曲,只有9首,但是这9首作品就足以证明他对这门艺术形式的卓越贡献。而他的笔记小说集《续夷坚志》则是当时优秀短篇小说之一,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文学资源。

总结来说,作为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历史学家以及藏书家,上述内容详细介绍了 元 好 询 的生活经历及其对中国古典文学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他的作品不仅反映了那个时代国家衰败与人民苦难的心声,也展示了一种超越时间与空间的人文关怀,使他成为金代乃至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