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创业故事梦想蛋糕在社会舞台上的辉煌
80后创业者:从学生到蛋糕店老板的传奇故事
在一个充满争议的时代,80后年轻人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懒惰一代。他们开始积极参与社会财富的竞赛,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一次偶然的交谈中,我遇到了与我同龄的一位年轻人,他背后隐藏着一年内在繁华区开设三家蛋糕店的非凡经历。
陶立群坐在咖啡馆里,认真地翻阅着报纸。他看上去有些稚嫩,是个见人会脸红、腼腆笑的大男孩。尽管他大学时就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积累了一定的商业经验,但在与我的交流中,他常常以一种自嘲的态度称自己没有商人的样子。不过,真正的商业精神是通过踏实工作来培养出来的,这一点已经在他身上显现出来。
“新天烘焙”一年内迅速扩张
今年10月份,“新天烘焙”鲁迅路店正式对外营业。这已是他迄今为止开设的一家连锁店中第三家。相隔不到一年时间,从第一家“新天烘焙”的成立至今,可谓是一段快速发展和成长过程。
陶立群开始讲述他的创业故事。在去年6月,他像许多同龄大学生一样面临着人生的十字路口:是否继续深造,或寻找稳定工作,抑或选择独立创业。当时,他父母为他安排好了一个体面的工作岗位,只等待毕业便可。但是在大学期间,他参与了“元祖”代理项目,对于蛋糕行业产生了浓厚兴趣。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他将这个想法告诉了父母,最终得到他们理解和支持。
经过赢得父母同意后的准备阶段,陶立群投身于选址、寻找师傅、装修店铺等各项细节工作,每一步都亲力亲为。在老师傅指导下以及自身不断探索,“新天烘焙”在2006年12月26日顺利开张。此间优质原料和不错口味迅速赢得顾客青睐,也成功记录下了一份亮眼成绩单。经营成功让“新天烘焙”的第二、三家连锁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绍兴街头,而陶立群也完成了从学生到企业家的转变。
梦想中的美味蛋糕
每年的中关村都会诞生无数公司,但三年之后存活下来的是少之又少。而对于那些大学生的初次尝试,其存活率更低。绍兴市场虽然不是那么残酷,但依旧充满激烈竞争尤其是在蛋糕行业,这是一个由20多年的历史起步,其中包括最初出现的小小专卖店“春蕾”,随后的进驻者如“亚都”、“元祖”。今年,又有新的品牌如“语汇烘焙”、“资溪面包”加入游戏。
如何有效地抢占市场份额,让顾客留下,不让“新天烘焙成为短暂一闪而逝的事物成了陶立群思考的问题。他明白要坚守市场,要有最好的产品质量作为生命线,只有坚持优秀才能让品牌站稳脚跟。他强调,无论是选料还是聘请师傅,都必须追求最好,以贴心服务来做出最美味的蛋糕。
大胆尝试,从蛋糕到休闲吧
尽管学工商管理,与做蛋糕似乎毫无关系,但陶立群勇敢地尝试一切。他相信,没有什么不能学会。不仅如此,在大学期间,还经营过休闲吧,即使当时不知道很多事情,比如哪里可以买到咖啡豆或者怎样挑选品种。不过,这股信念使得休闲吧很快受到老师及同学们喜爱,在众多餐饮店中脱颖而出。“新天烘焙”的发展也是类似的过程——先不会再懂,再做再改善,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能力并不关键,而机会总藏匿于身边,不要犹豫,就行动起来,在行动中学习,不断完善即可收获习惯,最终影响性格,最终塑造命运的心理学原则被他的实践所验证。
友情助力
资金支持一直是困扰许多大学生创业者的难题之一。但幸运的是,朋友们帮助解决这一问题。在他的旅程上,有亲情、爱情和友情共同支撑。他坦言,如今进入市场门槛越来越高,当初租赁那间门面需要十几万加上机器设备购买及招聘师傅费用,那些钱对刚跨入社会的小伙子来说太重量级了。但父亲给予全力的支持,使这艰巨任务变得可能。而女友,则默默陪伴,为生活添温暖,她正在国外学习,却抽空回国陪伴一段时间证明她对他的重要性。她会静静地坐在角落里,用她的存在感化解记者的疑惑,让记者逐渐消除陌生感并了解她的人物魅力。”
最后,陶立群表达对所有帮助过他的人们深深感激:“从我这里走出的每一步,都有人手扶你;每一次跌倒,都有人伸手扶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