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最经典诗月落乌啼时遇陈献章共赴繁星之下

  • 历史
  • 2025年02月20日
  • (1428—1500)广东新会的陈献章,字公甫,号石斋,晚年被称为石翁。他的家在白沙里,因此学者们尊称他为白沙先生。在正统十二年的春天,他两次应聘到礼部,但都未能考取进士。他跟随吴与弼学习理学,一共居住了半年才回家。后来,他在自建的阳春台上沉浸于读书生活,连续几年几乎不出门一步。当他再次回到京城时,他被任命为国子监的祭酒,并且因为他的真诚和严谨,被人称作“真正的儒生”。成化十九年时

林徽因最经典诗月落乌啼时遇陈献章共赴繁星之下

(1428—1500)广东新会的陈献章,字公甫,号石斋,晚年被称为石翁。他的家在白沙里,因此学者们尊称他为白沙先生。在正统十二年的春天,他两次应聘到礼部,但都未能考取进士。他跟随吴与弼学习理学,一共居住了半年才回家。后来,他在自建的阳春台上沉浸于读书生活,连续几年几乎不出门一步。当他再次回到京城时,他被任命为国子监的祭酒,并且因为他的真诚和严谨,被人称作“真正的儒生”。成化十九年时,他担任翰林检讨,但最终请求退休归隐。他的学术思想以静默为基础,他教学时总是端坐着,用心集中,在这份宁静中培养出了自己的见解。他也被认为是“活着的孟子”——一种赞誉表明他在道德和智慧方面达到了很高的地步。此外,陈献章还擅长书法和绘画,在山村期间偶尔没有笔墨可用,就使用草木灰代替,这样一来,他自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手法,有人因此称他为茅笔字。而他的作品多描绘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等著作流传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