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的三首最著名诗陈献章独特解读
在那遥远的明代,广东新会的一位杰出学者陈献章(1428—1500)以字公甫、号石斋,晚年更自称为石翁,隐居于白沙里。他以深邃的学问和高洁的品行,在当时被尊称为白沙先生。在正统十二年的春天,他两次应试未能及第,这让他陷入了沉思之中。
然而,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陈献章与吴与弼讨论理学半年后归来,那段时间对他的影响深刻。他在家中筑起了一座阳春台,用以静心研读书籍,不再外出。他的教学方法也非常独特,他总是端坐而静心,以此养成内省的习惯,就如同孟子那样真实无伪,被兰溪姜麟赞誉为“活孟子”。
除了文学创作,陈献章还擅长书画艺术。当他偶尔不拿笔墨时,他便使用束茅代替,这种独特的手法使得他的作品更加生动有力。他尤其喜欢绘制墨梅,每一幅都透露出一种宁静和自然之美。至今,我们仍然能够通过阅读他的诗集《白沙诗教解》和短篇散文集《白沙集》,感受到这位古人留给我们的智慧和美好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