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精选100首陈献章的抒情之旅
在那遥远的明代,广东新会的一片江南水乡里,有一位学者,他的名字叫陈献章,字公甫,号石斋。后来人们又尊称他为白沙先生,因为他居住的地方便是白沙里。他的生活就像一首未完的诗,每个字都蕴含着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正统十二年的春天,当时年轻有为的陈献章两次应聘礼部,但最终没有中选。他没有气馁,而是在朋友吴与弼那里学习理学,一段半年的时间过去了,他又回到了家乡。这里,他筑了一座阳春台,用以养心读书,这成了他数年间不出门户的一种自我约束。
几年之后,当陈先生决定再次踏上京城之路时,他被国子监祭酒邢让惊讶地认为是一个真正的大儒。他在京城担任翰林检讨,不久即请求退休归隐。这期间他的教诲始终以静默为基础,以端坐澄心作为教学方法。在这样的静谧中,他培养出了许多学生,他们都对他的学问赞叹不已,就连兰溪姜麟也曾称赞他是“活孟子”。
除了文学创作,陈献章还是一位工艺高超的人物,无论是书法或绘画,都能达到很高水平。在山居之余,如果偶尔缺乏笔墨,那么他就会用茅草代替笔尖,这样一种独特的手法,最终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个人风格,被人称道为“茅笔字”。尤其是在画梅方面,他达到了艺术上的极致,使得每一幅作品都散发出淡雅而悠长的情调。
至今,我们依然可以通过《白沙诗教解》、《白沙集》等著作了解到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和艺术家的精神世界,以及他对后世留下的宝贵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