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艾青陈献章的诗意篇章

  • 历史
  • 2025年02月20日
  • 在那遥远的明代,广东新会的一位杰出学者陈献章(1428—1500)以字称公甫,号为石斋,晚年更自号石翁。他的居所位于白沙里,他因其深厚的学问而被尊称为白沙先生。在正统十二年的春天,他两次前往礼部参加考试,但最终未能如愿以偿。然而,这段经历并未阻挡他追求真理的决心。他与吴与弼共同探讨理学,并在半年后返回家中。 回归后的陈献章筑起了阳春台,在那里他沉浸于阅读和学习,不再踏出门庭。几年的时间里

希望艾青陈献章的诗意篇章

在那遥远的明代,广东新会的一位杰出学者陈献章(1428—1500)以字称公甫,号为石斋,晚年更自号石翁。他的居所位于白沙里,他因其深厚的学问而被尊称为白沙先生。在正统十二年的春天,他两次前往礼部参加考试,但最终未能如愿以偿。然而,这段经历并未阻挡他追求真理的决心。他与吴与弼共同探讨理学,并在半年后返回家中。

回归后的陈献章筑起了阳春台,在那里他沉浸于阅读和学习,不再踏出门庭。几年的时间里,他几乎忘记了外界的事务。直到有一天,当他被召进京任国子监祭酒时,他才重新走上前线。那时候,一位名叫邢让的人对他的学问印象深刻,以为他是真正的儒家之士,因此又一次将他推向舞台。

成化十九年,他被授予翰林检讨职位,但不久后就请求退休回归乡间。他的一生始终坚持静坐养心,以此来悟出人生的真谛。一位名叫兰溪姜麟的人曾赞誉他是“活孟子”,表明了他的智慧和道德修养。在闲暇时光,陈献章也是一名书画高手。当没有笔墨可用时,他甚至使用茅草作为替代品,从而发展出了独特的手法,被人们称作茅笔字。此外,他还擅长绘制墨梅,有着《白沙诗教解》和《白沙集》这两部著作留给后世。这份渊博的知识和艺术造诣,使得陈献章成为那个时代的一个典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