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诗人作家陈献章

  • 历史
  • 2025年02月20日
  • 在那遥远的明代,广东新会的一片江南水乡里,有一位杰出的学者,他的名字叫陈献章(1428—1500),字公甫,号石斋,晚年更被尊称为石翁。他居住在白沙里,这里的宁静与他深邃的思想相得益彰。正统十二年的春天,他两次应聘礼部,却未能如愿以偿。但这并没有阻碍他的学术探索。在吴与弼先生那里,他深入学习理学,半年后返回家中。 在家中,他筑起了一座阳春台,用来读书研究。他数年不出门,只是沉浸于古籍之中

中国现代诗人作家陈献章

在那遥远的明代,广东新会的一片江南水乡里,有一位杰出的学者,他的名字叫陈献章(1428—1500),字公甫,号石斋,晚年更被尊称为石翁。他居住在白沙里,这里的宁静与他深邃的思想相得益彰。正统十二年的春天,他两次应聘礼部,却未能如愿以偿。但这并没有阻碍他的学术探索。在吴与弼先生那里,他深入学习理学,半年后返回家中。

在家中,他筑起了一座阳春台,用来读书研究。他数年不出门,只是沉浸于古籍之中。当他决定再次踏上京城之路时,一位名叫邢让的祭酒对他的真儒气质大为惊叹,因此从国子监召回了他。成化十九年,当陈献章担任翰林检讨时,他请求退休回到故乡,从此开始了他的终养生活。

陈献章的学问以静默为基础,他教学时总是端坐而思虑,以静心中的智慧点亮端倪,被誉为“活孟子”。此外,他还擅长书画,在山居生活期间,即便手头无笔,也会用束茅草代替作画,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手法,被世人称赞为“茅笔字”。他的作品多以墨梅图绘,其中《白沙诗教解》和《白沙集》则留下了他丰富的人生经验和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