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风华陈献章的文学足迹

  • 历史
  • 2025年02月20日
  • 在那遥远的明代,广东新会的一片江南水乡里,有一位学者,他的名字叫陈献章,字公甫,号石斋。后来人们尊称他为白沙先生,因为他居住的地方被称作白沙里。他的生活就像一首悠扬的诗,每个字都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正统十二年,当时期的大考中,他两次去礼部参加考试,但未能如愿以偿。他曾跟随吴与弼学习理学,一直到半年后才决定回家。这段经历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他回到家中

晋江风华陈献章的文学足迹

在那遥远的明代,广东新会的一片江南水乡里,有一位学者,他的名字叫陈献章,字公甫,号石斋。后来人们尊称他为白沙先生,因为他居住的地方被称作白沙里。他的生活就像一首悠扬的诗,每个字都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正统十二年,当时期的大考中,他两次去礼部参加考试,但未能如愿以偿。他曾跟随吴与弼学习理学,一直到半年后才决定回家。这段经历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他回到家中,在自己筑造的小山上建起了一座阳春台,那儿是他的书房和思考之地。在那里,他沉浸于阅读,不出门多年的日子。

不久后,他又一次踏上了前往京城国子监的路程。那时候,祭酒邢让惊讶于他的真儒气质,便力主提拔他。成化十九年,当陈献章被授予翰林检讨职务时,他却选择了归隐,以终身养老为由告别仕途。

陈献章的学问以静默为基础,这一点体现在他的教学方式上。他总是端坐而心澄清,从静默中悟出事物本质。兰溪姜麟曾赞誉他是“活孟子”,因为他能够将孟子的思想活生生地表现出来。此外,他还擅长书画艺术,在没有笔墨的时候,就用束茅草代替笔墨,这种独特的手法最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被世人称为茅笔字。而且,他特别喜欢画墨梅,每一幅作品都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心境。

在这漫长的一生中,陈献章留下了一些著作,如《白沙诗教解》、《白沙集》,这些作品至今仍然能够给我们带来启发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