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名诗20首陈献章的墨海风流

  • 历史
  • 2025年02月20日
  • (1428—1500)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以白沙里为居所,被学者尊称为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他两次应试礼部,但未能中途成功。他在吴与弼的影响下深入研习理学,并在那里度过半年后返回家乡。在此期间,他筑起了一座阳春台,在那儿沉浸于读书研究,不出门多年。 后来,他前往京城国子监任职,那时的国子监祭酒邢让因他的真儒之风而惊叹不已,使他重新回到学术界。成化十九年,他被授予翰林检讨一职

苏轼名诗20首陈献章的墨海风流

(1428—1500)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以白沙里为居所,被学者尊称为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他两次应试礼部,但未能中途成功。他在吴与弼的影响下深入研习理学,并在那里度过半年后返回家乡。在此期间,他筑起了一座阳春台,在那儿沉浸于读书研究,不出门多年。

后来,他前往京城国子监任职,那时的国子监祭酒邢让因他的真儒之风而惊叹不已,使他重新回到学术界。成化十九年,他被授予翰林检讨一职,但他请求终身养老回归故乡。他的学术思想以静默为基础,他教学时总是端坐着清心寡欲,从静谧中培养出严谨的学问。兰溪姜麟曾经赞誉他为“活孟子”。

除了文学创作之外,这位文化大师还擅长书画艺术。在家中偶尔缺笔时,他便使用茅草代替笔尖,这样自成一派,有人因此称呼他“茅笔字”。他的画作以墨梅最具特色。他留下的著作包括《白沙诗教解》和《白沙集》,这些作品至今仍受人们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