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将功成万骨枯陈献章的征途
在那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白沙先生——陈献章(1428—1500),广东新会的杰出学者,以其卓越的思想和深邃的学问,被后世尊称为“活孟子”。他的人生轨迹,就像一幅精心绘制的大图,每一步都蕴含着深远的意义。
正统十二年的春天,他两次赴礼部考试,却未能如愿以偿。然而,这并未阻挡他向知识渴望的步伐。他与吴与弼共赏理学,与之探讨了半年之后,才回归到自己的山林隐居。在那里,他筑起了一座阳春台,用来沉淀和反思。数年间,他几乎没有踏出这片宁静的地方。
直到有一天,他被国子监祭酒邢让惊讶地发现,其真儒气息盈然。他被召至京城,在翰林院担任检讨职位,但不久后便请求退休回到家乡。他的教学方式极为特别,以端坐澄心为主,从静默中孕育出了深刻的哲理。
兰溪姜麟曾评价他:“活孟子”,表明了对他的无限赞赏。此外,陈献章还是一位书画高手。在他居住的小山村偶尔缺乏笔墨时,便使用束茅代替,渐渐形成了独特的手法,因此也被称作“茅笔字”。他的作品多以墨梅为题,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等著作流传于世。这一切,都彰显了一个人的内在世界,以及他对美好事物追求的一往无前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