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补妆师年赚500万的创业奇迹
当我在电影院里,被银幕上一幕幕油画般浓重鲜艳的画面深深震撼的时候,我可能想不到这样的画面并非原始镜头拍摄出的效果,而是电影调色师“补妆”后的效果……近年来,《白鹿原》、《无人区》等一部部国产的出炉,都离不开“中国第一电影调色师”马平的鬼斧神工,他能让一帧帧平淡无奇的电影画面变得精彩而唯美。 然而,这一新兴行业虽年薪百万却人才匮乏,目前全国从业人员仅十多人。如何才能成为马平这样时尚的“影片美容师”?他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又是怎样的呢?
今年39岁的马平,出生在西安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4岁那年,同龄玩伴们还在读中学,他就考入西安交大少年班,并听从家人的建议主修力学。但随着年龄增长,马平发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是电脑和影像艺术。他特别喜欢看影视剧,通过自学,他成为了中国第一批熟悉互联网的人。
1994年,我从西安交大本科毕业后,就放弃了令人羡慕的大好机会,而是遵循自己的爱好去西安电视台当了一名临时工,在那里做节目剪辑、混音等影视后期工作。我选择让家人无法理解,更别提我的父亲作为科学工作者对此表示出了强烈反对。
我精通互联网,在业余时间里疯狂钻研IT技术,一度帮助留学美国的朋友追回被盗网游账号。我痴迷于IT技术,让我一度冷落了女朋友。当相恋不久的女友第一次走进我的房间时,她惊讶地发现房间里到处都是PC零件、摄像机器材、臭袜子,还有堆积如山吃过的方便面盒子和空矿泉水瓶子,我则顶着乱糟糟长发坐在电脑前。这几天后,她以“一个连自己都照顾不好的男人怎么懂得照顾爱人”的理由,与我分手了。
失去了初恋,我再也不沉浸于黑客和影像世界中。我试图找回昔日阳光开朗的小我,但这一次,不再是因为失败与挫折,而是我要为自己的梦想奋斗到底。在2002年的华龙电影数字制作有限公司工作中,我接触到了许多新设备、新技术,这让我领略到了电影调色技术魅力的一角。
2003年,我先后到美国和韩国进修,一次性缴纳3年的学费,只为听几个月后的专业课程,然后再提炼出电影调色知识。由于有相关专业基础,上手很快一年后就能为影视剧做专业调色。一旦掌握技艺,对艺术敏感,无论导演思路还是片子的主题,都能用饱满色的方案烘托剧情,为观众呈现视觉上的盛宴。
为了更好地学习技术,那个韩国公司邀请表现突出的我,以两亿韩元(约合120万人民币)的年薪聘请为专业调色师,但我谢绝了,因为国内还没有专业调色师,而且这个行业虽然赚钱可观,却缺乏人才。我决定回国填补这一空白,也许有一天,当你坐下来欣赏那些由我的手所塑造出来的情景,你会理解为什么有人说:“他不是简单地‘补妆’我们的故事,他是在给我们编织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