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溯宁的云端物流创业故事简短300字从零到英雄的数字化仓库奇迹
中年危机:田溯宁的云端物流创业故事简短300字:从零到英雄的数字化仓库奇迹
在45岁那一年,田溯宁遭遇了“中年危机”。那个时刻,亚信创始人、原中国网通CEO、宽带资本董事长等一系列头衔,都变得无关紧要。每年,他在硅谷待上一两个月,深度吸收新技术潮流,这已经是他的习惯。但是在美国洛杉矶,老友张明正家中,两位早已功成名就的中年男人反而感到迷茫:还有哪种新技术能让彼此焕发青春?
半年后,当张明正给田溯宁拨通电话时,他们共同的问题和疑问来自于:“云,这事到底是不是真的?”随后,他们访遍了硅谷的创新型中小企业,最终认定:“云计算,不仅前景宏大,而且是中国前所未有的机会”。
4年后的2011年12月12日,当微软大中华区董事长兼CEO梁念江、英特尔中国区总裁杨叙、用友软件董事长兼CEO王文京和张明正会聚一堂讨论“云世界”时,田溯宁已经将“云基地”建在了北京亦庄开发区。
参加万事达董事会时,田溯宁在丘吉尔故居发现一个便条:1912年的海军大臣丘吉尔力排众议选择石油为动力,最终促成皇家舰队海上称霸。田溯宁当即把这个故事编成短信,并附上一句:“今天的海洋是数据信息,云计算会是这个时代的石油动力吗?”
过去,无论芯片还是操作系统,都无法管理多台机器。在聊天时,一位IT巨子给他举例说,以前操作系统只能管理一台机器,但现在可以管理几十台甚至上百台机器。实现虚拟化之后,加之计算与存储资源变成了分布式且非常便宜,就像操作系统变了一样。
于是,那三个“中年男人”走到一起。他们想做一个“故乡的云”。1987年的留学回忆,以及父母嘱咐他带上的黄土,让这些往事与产业报国的情怀一直激荡在心间。
如今,他已将杨致远、张明正以及雅虎、谷歌和亚马逊的大牛们结成投资伙伴,在亦庄成立宽带资本,并累计投资7家共计7亿元,是其重中的重点。
其实,从互联网到宽带,再到云计算变化之处,有一点没变:都是使信息成本降低。这一次,又如何打造“梦之队”?
多样性组合不止是一位IT业人士预测,在云计算上有大的可为的是中国和美国,因为背后有大市场支撑着。但实际差距很明显。而这也正是中国机会所在。
这种方式,与传统VC和PE不同,将整个cloud computing产业链聚集参股公司,用平台资源共享比如资本财务服务企业文化建设人力资源战略分享形成一种力量;但若做不好就是冲突。
9家公司入驻,有些与宽带资本形成产权关系,有些正在洽谈中,每一步都要定义好商业模式,每个企业第一天就要有现金流,这一点特别重要。他显然不愿再走老路,只希望找到能立竿见影产品,与超微合资成立“天地超云”,主打服务器产品,让企业能快速获得效益进入良性循环,而非依赖项目少而周转开或需要大量投入等情况。在寻找下一个丁健式技术天才,同时对芯片服务器存储网络交换软件瘦终端查漏补缺不断努力,使得他看起来并不像投资人,只以产业心态做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