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脚中国民间故事手抄报在社会的传播之旅
在明光洪庙乡石门口南的石棚洼里,有块巨石,石面平整,中央有一个大凹坑,形似脚印。这个大脚印被当地百姓叫做仙人脚,相传是老子李耳当年东来游说时留下的。
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东)有个著名学者李耳,他字伯阳,被后人称为老子。老子曾任周王朝图籍掌管,对道学有着深入研究。他认为万物生于道,并著有《道经》、《德经》,全称是《道德经》。相传孔子到楚国游说曾上门向老子讨教过。
周王朝衰败后,老子四处游说,将他的《道德经》传播出去。在最初阶段,他带一书童、肩挑竹篓,每日行不过五十里,每到一处借学堂讲述他的一些思想和观点,这十分辛苦。但后来,在楚淮地得了一青年,不仅书篓可放在牛背上,而且老子也骑在牛背上,这样一来,他每日行百里。
有一天,当老子的青牛看到浮山上的嫩绿青草,就放快四蹄奔上了山腰。这次行动导致整个山体微动,如同立于大船上。青牛不敢贪吃,便轻轻下山,但刚要上路时,它觉得后蹄猛往下陷,将一块山石踩陷下去,使得一个深深的牛脚印留在了那儿。
随着故事的发展,我们知道这条青牛原来是一名炼丹房的道童,因偷吃了太白金星炼制七七四十九天的银丹和九九八十一天的金丹,用石头装进了丹葫芦充数,最终变成了一条青牛。此事发生多少年过去了,当青年驮着老子再次经过此地,不禁触景生情。
然而,此次旅途中,又出现了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失去了半辈心血所积累的大部分书籍。在追寻那些丢失之物之后,幸运的是,他们找到了全部书籍。而对于那个曾经与他共度无数风雨、但现在却似乎对他感到愤怒并且离开的青牛,那个故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