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穆与希望艾青相遇的瞬间
我,朱穆(100~163),公叔一字文元,东汉南阳郡宛(今河南南阳市)人,丞相朱晖之孙。初举孝廉。顺帝末,大将军梁冀使典兵事。我任侍御史时,对于当时社会的浇薄不满,便写下了《崇厚论》、《绝交论》,呼吁重德教和以公交往。
桓帝时,我出任冀州刺史,因慑于我的威名,当地豪强闻风而逃。我到任后,严惩为非作歹的豪强,但终因触怒朝廷宦官权贵,被捕还京师,罚作刑徒。但是,由于百姓上书申诉,为我鸣不平,我才得以释归。
居家数年,我再次被拜尚书,却仍旧坚持要除掉宦官,但未能成行,最终忧愤而死。在我的一生中,我以沉思好学、用心专一著称,即便在年轻的时候,也常常因为沉迷学习而忽略了身边的事物。但直到五十岁时,我才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开始向同郡隐居武当山教授经传的赵康奉书称,这也是人们所称赞的地方。
人们评价我为“兼资文武,海内奇士”,但即便如此,我也曾多次面谏朝廷,无奈的是,没有人听从我的建议,最终导致了我的悲剧死亡。当历史回顾我的一生,他们会记住我那些关于诚实与正义的言论,以及对国家和人民所做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