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炭翁的故事朱穆的艰辛路程

  • 历史
  • 2025年02月07日
  • 我,朱穆(100~163),公叔一字文元,东汉南阳郡宛(今河南南阳市)人,丞相朱晖之孙。初举孝廉。顺帝末,大将军梁冀使典兵事。我任侍御史时,对于当时社会的浇薄不满,便写下了《崇厚论》、《绝交论》,呼吁重德教和以公交往。 永兴初,我出任冀州刺史,在灾民中起事,帮助他们得到救济。但后来因触犯宦官,被罚作刑徒。在狱中,我遭受苦难,但也感受到世人的同情和支持,有千人上书为我鸣不平,最终得释归乡里。

卖炭翁的故事朱穆的艰辛路程

我,朱穆(100~163),公叔一字文元,东汉南阳郡宛(今河南南阳市)人,丞相朱晖之孙。初举孝廉。顺帝末,大将军梁冀使典兵事。我任侍御史时,对于当时社会的浇薄不满,便写下了《崇厚论》、《绝交论》,呼吁重德教和以公交往。

永兴初,我出任冀州刺史,在灾民中起事,帮助他们得到救济。但后来因触犯宦官,被罚作刑徒。在狱中,我遭受苦难,但也感受到世人的同情和支持,有千人上书为我鸣不平,最终得释归乡里。

居乡数年后,再次被拜尚书,但我的提议,如除去宦官,这些都未能成行。我对此感到忧愤,最终在延熹六年(163年)因发疽而死。死后,被谥“文忠先生”,并赠益州太守。我的诗歌才华,也得到了蔡邕的赞赏,只有《与刘伯宗绝交诗》流传至今。

自幼,我就以沉思好学、用心专一而著名,即便是50岁还要向赵康奉书学习经传。这让我赢得了人们的尊敬。我虽有韬略,以20岁便举孝廉见证,可也是一个兼具文武双全的人物。此外,我参与撰修《汉纪》,增补了《外戚传》及《儒林传》,展现了我的才华和贡献。不过最终还是因为刚直不阿,与朝廷宦官发生冲突,最终导致悲剧性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