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致自己奋斗曲阑深处重相见泪水成河人海茫茫中颤栗前行
在曲折的道路上重逢,泪水如同河流般涌向人怀中,颤抖着前行。自从先秦时期的纳兰性德以《虞美人》中的这两句诗,将深情与哀愁交织于一体: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
凄凉的离别后,我们依旧共享相同的情绪,最是难以承受那清冷怨恨,在月光下显得尤为刺骨。半生已经被孤独所分割,一夜之间,我已过了许多孤单的夜晚,枕边留下的檀香痕迹沾湿了我的脸庞。
回想起过去,那些令我销魂的事物,如今仍然历历在目,特别是一件技艺精湛、花样繁复地画在罗裙上的艺术品。那不仅仅是一件衣服,更是一幅传递情感和故事的小巧画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族武英殿大学士明珠长子的儿子,以容若字辟之号,被誉为清初著名词人的代表人物。他年少聪慧,对书法、绘画、音乐等都有造诣,并且继承了满洲人的骑射传统。在康熙十五年,他考取进士,并授予三等侍卫职位,不久晋升至一等侍卫,其官职达到了正三品级别。
他的妻子卢氏,是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被赐予淑人称号,并获得了一品夫人之尊荣。不幸的是,她早逝,只过了三年婚姻生活。吴江叶元礼亲笔撰写她的墓志铭,以示哀悼。之后他再婚,但这些细节并未改变他创作词藻中对爱情和失去的感慨。
《虞美人》的赏析:
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
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
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技花样画罗裙。
前两句充满了动听的声音,让读者心灵受到震撼;而后两句则将悲伤的情意转化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这种不胜清怨的情感,使得整个诗篇变得沉痛而又强烈。在下面几句里,他用白描的手法捕捉到内心世界,感情更加真挚,用词既简洁又饱含哲理,与李商隐的话“黯然销魂者唯别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表达出一种无法摆脱离愁的心境,也许因为时间太长,而我们的思念却依旧如故,无休止地涌现出来,就像汗水一样渗透到枕头上,让我们难以忘记那些往昔的一切。
最后,他提及了一件技术精湛的事情——用山水折枝技法在素色罗裙上绘制图案,这种艺术手法让她成为一个真正的大艺术家,即使身穿平凡衣物,也能展现出非凡风采。这段描述展现出了纳兰性德对于女性美丽和才华双全的人物形象,以及他自己对于文学艺术追求卓越精神的一致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