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故事分享万字挖掘梦想的第一桶金之旅
在我面前坐着的余义成,刚刚从远方归来。这位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2002届毕业生,对于选择创业之路,坦言:“当初,我是被内地淘汰的。”2002年夏天,他怀着满腔热情和梦想,来到国内知名预混料公司,被派往漯河市场做销售。尽管努力工作,但50天过去了,他仍未能完成每月4万元的销售任务,而3个月的试用期也迫在眉睫。余义成意识到公司需要的是一线营销人员,但他的优势在于技术服务,因此他毅然决定退出并另寻出路。
尽管自己主动退出,但他仍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痛苦。“失败感相当强烈。”他回忆说。然而,在老乡介绍下,当兵时认识的一位朋友提议他前往藏区看看,这激起了他的强烈好奇心和美好的向往。“年轻人该闯就要闯闯。”父亲的话语给予了他极大的鼓励。当年12月,余义成带着2000多元个人积蓄和简单行李,一夜之间踏上了去拉萨的旅程。
2003年春节前夕,当人们忙碌于回家过佳节的时候,余义成正在拉萨四处奔波,为自己的创业项目——养兔子进行考察。在拉萨养兔具有独特优势:利润空间大、餐馆供应稳定、社会秩序良好且基础建设投入较少。虽然当地有许多养兔,但多为散户,没有形成规模化经营。
为了支持儿子的创业梦想,父母亲卖掉家中资产,从信阳赶到了拉萨。余义成勤俭持家,从旧货市场买生活用品和搭建饲养场所必需品。他购买适应高原环境种类繁殖兔子,并开始了规模化饲养。此外,由于当时没有现成疫苗供应,他必须通过网络搜索预混料、豆粕等物资;由于进货量少,加上藏区物流不便,他不得不耐心与厂家沟通,最终赢得他们对他的信任。
余义成凭借专业知识、实习经验以及务实且坚韧不拔的人格魅力,使其规模化饲养迅速取得成功。当时在拉萨餐馆供需主要依赖空运而来的活兔,这些因素导致其培育出的兔子备受欢迎。一时间,“小余没有兔子,那你就困难了!”成为同行人的口头禅。
经过一番奋斗至2005年的上半年,余义成建立起当时最大的羊驼饲养场。在林芝这个“小江南”,以鸡蛋为主体开设农牧事业,也是基于之前获得经验及资金积累。而今,其羊驼及鸡蛋生产已步入正轨,有望实现持续发展之道。
总结起来,即使现在还未取得显著成绩,但至少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与方向,并一步步迈向成功。不论身无分文,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一定有创业机会。在这样的地方经历艰辛与喜悦,让人深刻体会这份冒险精神所蕴含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