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的创业故事大学生休学备尝艰辛的创业经历
他以“离校休学—成功创业—入校复学”的独特经历,成为2005年度“江苏省十佳青年学生;3月27日,他又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的光荣称号。他,就是扬州大学文学院的史晓亮同学。两年多前,史晓亮休学北上,在北京中关村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并成功地掘取到“第一桶金;去年九月,他又重返校园,继续学业;如今,他一边学习一边经营着自己的公司。昨天,记者在美丽的扬大校园里,与史晓亮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交流,从而了解到一个在校大学生独特的创业经历。
休学创业备尝艰辛
史晓亮是甘肃武威人,2001年8月被扬大文秘专业录取。在初进校的一年多时间里,史晓亮一直感到一种压抑,一种学无所成的空虚,因此产生了暂时离开校园的念头。在说服父母后,2003年9月,史晓亮向学校提出了休学申请,在老师和同学们不解的目光中,他背起简单的行囊离开了校园,踏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
刚到北京的日子十分艰难。身上带的钱有限,所以史晓亮只能住在中关村一个地下室里,其条件很差,但租金却要300元,这在当时已经算便宜了。最初,他只能靠替别人抄写文稿、去电脑公司揽活修电脑、帮别人散发宣传广告维持生活。但随着时间推移,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使他逐渐意识到了必须有一技之长才能立足于北京这个竞争激烈的地方。
于是,他一边打工一边参加了新东方软件培训班。在完成JAVA认证软件工程师考试后,即使通过率只有两三成,这个成绩也让他的自信心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谈及这段经历时,比起平常看似冷静,有点情绪化:“我从没有后悔,那种痛苦将成为我今后的动力。”
成功掘得“第一桶金”
2004年8月,当他怀揣着软件工程师证书回到人才市场,不久就找到了清华紫光公司的一个机会参与开发北京地税局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行政处罚模块。这是一个复杂的大型项目,而他作为其中的一部分,是几百名技术人员共同工作数年的结果。当任务完成并获得报酬2600元时,为自己的事业做出决定:创建属于自己的公司。
12月底,在中关村成立了自己的科技咨询服务企业——网络方舟科技公司,从事软件开发、网站建设等业务。虽然竞争激烈,但凭借扎实技术、坚韧精神以及良好的管理能力,最终取得显著成绩,让小小的心思更加坚定:
有了‘第一桶金’之后,我开始设想新的目标。一场偶然事件为我的事业发展打开了新的门户:电子商务。我深知扬州工艺品文化与产品质量都远胜于郑州,而且正值全民创业高潮期,对此机遇感受颇深,因此回归学校,同时利用课余时间扩展电子商务领域,同时结合历史文化背景,将扬州工艺品网打造成国际平台,让更多外国朋友了解我们的城市,让我们的产品走向世界。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他的人生故事给很多同龄人带来了启示,而那股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也正是我们时代所需要的人才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