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创业故事大学生休学备尝艰辛的创业道路
他以“离校休学—成功创业—入校复学”的独特经历,成为2005年度“江苏省十佳青年学生;3月27日,他又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的光荣称号。他,就是扬州大学文学院的史晓亮同学。两年多前,史晓亮休学北上,在北京中关村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并成功地掘取到“第一桶金;去年九月,他又重返校园,继续学业;如今,他一边学习一边经营着自己的公司。昨天,记者在美丽的扬大校园里,与史晓亮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交流,从而了解到一个在校大学生独特的创业经历。
休学创业备尝艰辛
史晓亮是甘肃武威人,2001年8月被扬大文秘专业录取。在初进校的一年多时间里,史晓亮一直感到一种压抑,一种学无所成的空虚,因此产生了暂时离开校园的念头。在说服父母后,2003年9月,史晓亮向学校提出了休学申请,在老师和同学们不解的目光中,他背起简单的行囊离开了校园,踏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
刚到北京的日子十分艰难。身上带的钱有限,所以史晓亮只能住在中关村一个地下室里,其条件很差,但租金却要300元,这在当时已经算便宜了。最初,他只能靠替别人抄写文稿、去电脑公司揽活修电脑、帮别人散发宣传广告维持生活。但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尝试和努力,使他逐渐学会了自己的事情,也开始积累一定的人脉关系。
经过几个月打工和培训班学习后,当他通过JAVA认证软件工程师考试时,那种感觉简直就是翻倍加倍。他明白,只有拥有技能才能让自己站稳脚跟,便于更好地发展事业。这份自信也为他的未来奠定了坚实基础。
成功掘得“第一桶金”
2004年的8月份,当清华紫光公司聘用他参与开发北京地税局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行政处罚模块的时候,对于这个项目来说虽然工作量巨大但对于提升个人技术水平非常有益。当任务顺利完成后,比起之前那么忙碌,现在看来那段经历简直是小菜一碟。那时候,就像站在山顶俯瞰平原一般,可以想象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将更加精彩。
就在这期间的一个偶然机会,让他的事业再次迈出重要一步:涉足电子商务。当帮助维护郑州工艺品网站并见识到了交易量火爆之后,这个想法就像闪电般划过心间——为什么不能把这种模式应用到扬州呢?因为扬州既有丰富文化内涵,又能提供大量商品资源,而且正处于全民创业与文化产业快速发展阶段,有这样的市场需求和资源优势,“天时地利人和”,何不趁此机遇?
回到学校复习,同时拓展业务
回忆起那些日子的艰辛与挑战,现在看来都是成长的一部分。而现在,我依然保持着那个决心:同时学习与经营,不放弃任何一次机会。我相信,只要我们持续追求卓越,无论是在课堂还是商场,都能取得胜利,而我正是其中的一员。这是我最珍贵的心得之一:勇敢追梦,你会发现世界比你想象中的宽广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