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将进酒全文比喻中的朋党论
朋党论新编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凡大夫与大夫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同利为朋,此乃自然之理也。
然臣谓小人无朋,而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自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
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真实的伙伴关系。此乃古今中外皆可遵循的至理名言。
昔日尧时,小人们共工、驩兜等四个人为一伙,大夫们八元、八恺十六个人亦是如此。大夫们辅佐尧退去了那些坏人的伙伴,而进了真正的大夫们的团队,那时候天下就平安了。
舜继承尧位,他二十二人并列朝廷,更相称美更相推让,每个都是一流的人才,用他们治理国家,那时候天下更加太平了。《书》云:“纣有臣亿万,但唯愿众心周有臣三千,但唯愿一心。”纣王时代,每个士兵的心思各异,不构成真正的一群。而周武王时期,却能用三千忠诚的大将来统一六国,这正是最好的团结和合作。
后汉献帝时代,将天下的名士囚禁起来,说他们是“清流”,要投入“浊流”。然而黄巾起义后汉室大乱,他们后悔放过这些被诬陷的人物,但已经晚了。那时候就再没有办法挽回局面了。这就是历史上主公如何处理不同类型的人际关系,以及如何导致国家兴衰的一个例证。
唐末开始提出了关于“朋友”的讨论。在昭宗时期,他们甚至杀掉朝中的名士,有些还被抛入黄河,说他们是“清流”,可以加入混浊的水体。但这样做最终导致唐朝灭亡。这说明,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无论哪个皇帝,只要能够正确区分忠诚和背叛,就能够维持社会秩序,并使国家长久繁荣。如果只是凭借权力来镇压或排除异己,最终只能导致国家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