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天下光义坐 赵光义子孙天下匡胤子孙坐
接下来古朝网为大家带来的是赵匡胤天下光义坐 赵光义子孙天下匡胤子孙坐,希望以下内容能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宋朝!!
有宋一朝,分为南北,总计传承319年,南北各9帝。两宋皇帝的世系传习也很有意思,北宋是赵匡胤打下来的,却让赵光义的子孙做了皇帝,南宋时赵光义的子孙立国,又让赵匡胤的子孙坐了皇位。可谓赵匡胤的天下赵光义坐,赵光义子孙的天下匡胤的子孙坐。
老天有眼,186年后,赵匡胤的子孙又做了皇帝
有宋一朝,分为南北,总计传承319年,南北各9帝。两宋皇帝的世系传习也很有意思,北宋是赵匡胤打下来的,却让赵光义的子孙做了皇帝,南宋时赵光义的子孙立国,又让赵匡胤的子孙坐了皇位。赵匡胤若在天有灵,会不会想到自己的子孙,还有做皇帝的那天?宋太祖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雄才大略的圣君明主,赵匡胤在后周禁军任职,因作战勇猛,成为后周**高级将领。时任检校太尉。公元960年春,在今河南封丘县陈桥镇发动历史上著名的“陈桥兵变”。取代后周,宣布称帝,定国号为“宋”,史称“北宋”。在位17年,终年50岁,庙号宋太祖。为防止历史重演,他称帝后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开国元勋兵权,成为北宋一朝经典之举。
赵匡胤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的千古一帝
说起赵匡胤这位伟大的帝王了,肃然起敬的同时思绪万千,“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这些流传千年的词汇不断在脑海中浮现……
赵匡胤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千古一帝,如果没有他,可能就没有一个叫宋的繁荣时代,当然我们更看不到《清明上河图》上开封的繁华,或许我们也无法感受宋词里,苏东坡“把酒问青天”的浪漫,岳飞“怒发冲关”的豪情,李清照“凄凄惨惨戚戚”的愁苦……,宋朝有太多东西值得我们自豪,值得我们回眸!
公元755年,爆发了“安史之乱”,这场使唐朝元气大伤,从此由盛转衰,到了唐僖宗(公元873年---公元888年)时期本来就破败不堪的国家,又爆发了“黄巢起义”和天灾,这就给唐朝以致命一击,到了公元907年,实力最强的军阀朱温,最终灭掉大唐,历史进入了“五代”时期。“五代”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动荡的的时期,在短短的54年中,中原历经了五朝八姓十四个皇帝,同时在南方和山西还先后出现了十个割据政权。因此说,从唐朝的“安史之乱”到赵匡胤公元960年建立宋朝,中原文明已经在持续动荡中煎熬了200多年。赵匡胤就生长在这个时代,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越是沧海横流,越能显出英雄本色,也正是这样的时代成就了他。当时33岁的赵匡胤的确出手不凡,他在陈桥进行兵变同时黄袍加身当上皇帝,并竭力减少兵变产生的社会震荡,使后周和北宋的政权平稳过渡,展示了他将国家带出灾难并领上坦途的远见卓识和非凡能力。在宋朝建立后的体制改革和国家统一的大业中,赵匡胤的稳健与宽容的作风又屡屡显示其魅力。最终,他将当时中国带出了长达数百年年的战乱时代,使其重新走上繁荣和富强。多么了不起的一个帝王。
很多书上只要评价古代帝王的功绩,就挑三拣四的大肆渲染时代的局限性。其实只要是已成历史的人都有时代的局限,这个局限是我们今人用今天的视角衡量的。赵匡胤的“黄袍加身”就广为诟病,说他是欺负后周的“孤儿寡母”,我认为如果真是欺负的话,也该欺负,天下乱了那么久了,人心思定,后周7岁的小皇帝能承担这个历史使命吗?应该是历史选择了赵匡胤。再说,他建立宋朝后,不但没欺负还优待了这“孤儿寡母”把小皇帝柴宗训封为郑王和符太后还做太后,这就是赵匡胤宽容的人格魅力。 宋太祖赵匡胤以兵不血刃的方式结束了数百年的战乱,建立宋朝以后,前朝的官一律留用,更没像刘邦和朱元璋那样大肆杀戮跟自己一起打天下的弟兄,只用了吃饭喝酒的简单方式就收回了功臣手中的兵权,这是多大的智慧。在后面国家统一的过程中,赵匡胤的智慧和宽容又起了决定性作用。用今天的话讲,他是个非常有人格魅力的男人!
关于宋太祖赵匡胤的死历史有这些记载
说到宋太祖赵匡胤于公元976年11月14日在深宫之内暴毙。十四史中的《宋史》中没有太多关于他死亡的明确记载,《宋史·太祖本纪》中的相关记载只有简单的两句话:“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受命杜太后,传位太宗。”
史称“烛影斧声”,即指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践祚的谜案。因为宋太祖赵匡胤在去世之后,皇位并没有按照惯例传给儿子,而是传给了弟弟。
这个谜有各种版本,其同一处都是说宋太宗赵光义谋杀了他亲哥赵匡胤,而这种古代的大逆不道,欺天灭伦之事,不过这事太不隐秘了,弄得很多史学家们都晓得了,以致多少年后留下各种版本:
北宋初期文莹和尚《湘山野录》记载:“上御太清阁四望气。…俄而阴霾四起,天气陡变,雪雹骤降,移仗下阁。急传宫钥开端门,召开封王(即太宗也)。延入大寝,酌酒对饮。宦官、宫妾悉屏之。但遥见烛影下,太宗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饮讫,禁漏三鼓,殿雪已数寸,帝引柱斧戳雪,顾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带就寝,鼻息如雷霆。是夕,太宗留宿禁内,将五鼓,伺庐者寂无所闻,帝已崩矣。太宗受遗诏于柩前即位。”
上面这段文字并不艰涩,但却让人感到充满了玄机:第一,赵匡胤一代英主,能如此相信一个道士的话吗?第二,赵匡胤把所有人都撵出去,只留下赵光义一个人,究竟在和他说什么?第三,赵光义“时或避席”,究竟是在谦让帝位,还是在和赵匡胤争吵着什么?第四,赵匡胤既然在三鼓时还能出殿,手拿柱斧用力戳地,还能大叫“好做”,根本不像是将死之人,为什么不到五鼓就死了?第五,什么叫“好做”?难道赵匡胤真的是在嘱托赵光义要好好做皇帝吗?这种事用得着拿着斧子狠狠戳地吗?我看倒更像是在吵架:“你做的好事!你做的好事!”如果是后者,那么赵匡胤的死反倒好解释了!所谓“烛光斧影,千古之谜”,恰恰反映出人们对赵匡胤的真正死因始终持有深深的怀疑,只是找不到足够的证据来证明是赵光义谋杀了他的亲哥哥。
文莹和尚对于这个事件的描述言辞闪烁,追随之人不在少数,执反对意见的也大有人在。这一段记载的开始,文莹和尚是想宣扬太宗得位的神秘性,但一不小心,把太宗上位的可疑性给暴露了出来。身体健康的太祖次日凌晨突然驾崩,而且身边只有御弟一人。人们无法不怀疑太宗继位的合理性及合法性。于是,赵光义弑兄登基的传闻,从这时起,便开始被后世史家、文人论证了。
持此说的人以《续湘山野录》所载为依据,认为宋太祖是在烛影斧声中突然死去的,而宋太宗当晚又留宿于禁中,次日便在灵柩前即位,实难脱弑兄之嫌。蔡东藩《宋史通俗演义》和李逸侯《宋宫十八朝演义》都沿袭了上述说法,并加以渲染,增添了许多宋太宗“弑兄”的细节。另一种意见认为,宋太祖的死与宋太宗无关,持此说的人引用司马光《涑水纪闻》的记载为宋太宗辩解开脱。据《涑水纪闻》记载,宋太祖驾崩后,已是四鼓时分,孝章宋后派人召太祖的四子秦王赵德芳人宫,但使者却径趋开封府召赵光义。赵光义大惊,犹豫不敢前行,经使者催促,才于雪下步行进宫。据此,太祖死时,太宗并不在寝殿,因而不可能“弑兄”。
金匮之盟便是所知比较早的史料来源,指史料所载宋朝杜太后(赵匡胤、赵光义、赵光美的生母)临终时召赵普入宫记录遗言,命太祖赵匡胤死后传位于弟赵光义。这份遗书藏于金匮之中,因此名为“金匮之盟”。这个事件起来有点牵强,因为《续资治通鉴》的作者,也就是清代史学家毕沅的观点:太宗即位,既不是篡弑即位的;也不是奉太祖遗诏即位的,因为太祖“未尝明降诏旨”,“非实有遗诏也”。《续资治通鉴》中的有关宋太祖“非实有遗诏”的观点一经问世,即被视作史料论断上的权威结论而被广泛接受,影响了史学界达二三百年之久。
宋太祖驾崩之前在寝殿中跟赵光义的那一出“烛影斧声”,实际上太祖引斧戳地、“拄地有声”的那个斧是玉斧(柱斧),是源于商朝的传统礼器,取“纳君于正、去邪勿疑”之义。云南昆明滇池大观楼清代长联中的『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一句,“玉斧”典故即宋太祖灭蜀后,鉴于唐朝天宝之祸起于南诏,于是在地图上以玉斧画大渡河为界,曰『此外非吾有也』。
据石介《三朝圣政录》、司马光《涑水纪闻》等载,『太祖一日后苑挟弓弹雀于后苑,有臣称有急事请见,太祖亟见之,其所奏乃常事耳。上怒,诘其故。对曰:“臣以为尚急于弹雀。”上愈怒,举柱斧柄撞其口,堕两齿。其人徐俯拾齿置怀中。上骂曰:“汝怀齿,欲讼我耶!”对曰:“臣不能讼陛下,然自有史官书之。”上既惧又说,赐金帛慰劳之。』赵匡胤打落劝谏臣子(张霭)牙齿的也是柱斧。
朱熹《朱子语类》:『祖宗时,升朝官出入有柱斧,其制是水精小斧头子,在轿前,至宣政间方罢之,今人遂不识此物,亦不闻其名矣』。几寸的小斧,不是砍人用的真斧头。元朝、明朝时的宫廷礼器中仍有玉斧,其制“斵苍玉为之,长径九寸有竒,戚之刄满六寸,坚厚二寸,上以双蟠螭冒其端,下以玉束管承其窍”。
建隆二年宋太祖以赵光义为开封府尹。依照五代时期的惯例,出任此职者多被视为储贰,比如后周世宗柴荣,后汉高祖刘知远长子刘承训。另外从家族寿命来看,赵匡胤本人驾崩时五十岁,其父亲赵弘殷是五十八岁死的。赵光义五十九岁死,真宗五十五岁死,仁宗五十四岁死。也就是说宋朝头几代君主都没活过六十岁。之后宋英宗三十六岁死,宋神宗三十八岁死,宋哲宗二十五岁死,寿命就更短了。从流传至今的画像看,宋太祖身材肥胖,面色发黑,不排除有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其死时,尸体“玉色温润”,淡青如玉的颜色,应当也是疾病的症状。
还有一种意见,虽没有肯定宋太宗就是弑兄的凶手,但认为他无法开脱抢先夺位的嫌疑。在赵光义即位的过程中确实存在一系列的反常现象,即据《涑水纪闻》所载,宋后召的是秦王赵德芳,而赵光义却抢先进宫,造成既成事实。宋后女流,见无回天之力,只得向他口呼“官家”了。
《宋史·太宗本纪》也曾提出一串疑问:太宗即位后,为什么不照嗣统继位次年改元的惯例,急急忙忙将只剩两个月的开宝九年改为太平兴国元年?既然杜太后有“皇位传弟”的遗诏,太宗为何要一再自己的弟弟赵廷美,使他郁郁而死?太宗即位后,太祖的次子武功郡王赵德昭为何?太宗曾加封皇嫂宋后为“开宝皇后”,但她死后,为什么不按皇后的礼仪治丧?上述迹象表明,宋太宗即位是非正常继统,后人怎么会不提出疑义呢?
《烬余录》说,赵光义对赵匡胤的妃子花蕊夫人垂涎之久,趁赵匡胤病中昏睡不醒时半夜调戏花蕊夫人,惊醒了赵匡胤,并用玉斧砍他,但力不从心,砍了地。于是赵光义一不做二不休,杀了赵匡胤,逃回府中。
《涑水纪闻》里说:去世时已是四鼓。宋皇后叫内侍王继恩把皇子德芳叫来。王继恩考虑到早就打算传位于晋王光义,却找来了赵光义,进宫后,宋皇后问:“是德芳来了吗?”王继恩回答:“晋王来了。”宋皇后惊诧莫名,后来突然醒悟,哭着对赵光义说:“官家,我的性命,都托付给你了。”
太祖去世几十年后,史学大家司马光撰写了《涑水纪闻》的书,在书中为太宗辩解“太祖驾崩,已是四鼓时分,宋皇后派内侍王继恩召次子、秦王赵德芳入宫,安排后事。王继恩却召开封府尹、晋王赵光义,当时赵光义亲信程德玄也在府外等候。赵光义闻后大惊,说‘吾当与家人议之。’王继恩劝他赶快行动,赵光义便与王继恩、程德玄三人雪地步行进宫,径自进入太祖寝殿。宋皇后问:‘德芳来耶?’王继恩答:‘晋王至矣。’宋皇后知事有变,哭对赵光义:‘吾之命,皆托于官家。’光义答以:‘共保富贵,勿忧也!’”得出结论,太祖死时,太宗不在寝殿,故不可能弑兄。太宗弑兄的可能性被排除,但即便如此,太宗夺位之嫌并不能抹杀。
司马光是个极其严谨的史学家,但在这段文字中却出现了好几个常识性的错误,比如赵匡胤的长子名叫赵德昭,按照古代嫡长继承的制度,宋皇后不可能丢开皇帝的长子,而宣召次子继承皇位。再说赵德芳也不是宋皇后所生,宋皇后没有任何理由舍本取末。究其根源,大概是司马光把赵德芳当成宋皇后的儿子了;又如到开封府去叫赵光义的太监名叫王继恩,《涑水纪闻》里却写成了“王继隆”。按照司马光的说法,赵匡胤的死和赵光义没有任何牵连,因为他当时没有在第一现场,当然不可能背负谋杀兄长的嫌疑。司马光为什么要记载这样一段文字呢?难道这种说法就一定是真实的吗?他这样写的根据又在哪里?值得注意的是,南宋人李焘所著的《续资治通鉴长编》和清朝人毕沅所著的《续资治通鉴》,几乎原封不动地采用了司马光的说法,这又是为什么呢?要弄清这个谜团,还得从文莹和司马光的两种记载谈起。文莹是个和尚,不属于统治阶级圈内人,他那段话,或是来自民间广泛的流传,或是来自士大夫们的私下议论,也就是说,当时人们都在怀疑赵匡胤的死和赵光义的谋杀有关。民间或士大夫间存在着这样的猜测,司马光可能毫无所闻吗?我想,作为一个忠于朝廷的大臣,出于对皇权的维护,深谙史学的司马光必然要对此事有所表示。他决不愿意这种对赵光义十分不利的议论继续传播下去,所以他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了上面那段文字,以抵消流传已久的“烛光斧影”之说,为赵光义洗刷谋逆的罪名,使既定的正统皇权永远放射仁义的光辉。事实证明,他这样做的目的达到了,李焘、毕沅等后来史家在修史的时候,当然不会置司马光于不顾,去相信一个疯和尚的话。再加上史家从来有个约定俗成的习惯,就是“为贤者讳”。既然司马光都说赵匡胤的死和赵光义无关,李焘、毕沅又何必非要拗着前哲呢?然而我却觉得,司马光这样做,未必真能达到掩盖赵光义罪恶的目的,直到现在,人们宁可相信赵匡胤死于赵光义之手,也不相信司马光这段煞费苦心的文饰,就是一个明证。
中国历史上有一幅著名的画(春宫图)《熙陵幸小周后图》,据传便是由宋太宗亲自命人作画。“熙陵”是指宋太宗,他死后葬在河南巩县的永熙陵。元人冯海粟在图上题诗:“江南剩得李花开,也被君王强折来;怪底金风冲地起,御园红紫满龙堆。”讽刺之味犹浓。而明人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篇》中也描述了这幅作品,语言犀利直白,浅显易懂,太宗为人可见一斑。
再有,赵光义是个好色之徒,花蕊夫人、小周后的死,都和他有着直接的关系。赵匡胤的皇后宋氏也是个极其美貌的女子,赵光义对她垂涎,是情理之中的事。史书上虽然没有这方面的明确记载,但赵匡胤死后,赵光义立即封宋氏为“开宝皇后”,允许她不出后宫,自己也不立皇后,这种做法与常情大相违戾,究其原因,极有可能是为得到宋氏而做出的让步。《宋史·太宗纪》的最后明确记载:宋氏死后,赵光义坚持不准将宋氏与赵匡胤合葬,直到赵光义驾崩之前,宋氏一直没有下葬,这是什么意思?史官说:“宋后之不成葬,则后世不能无讥焉。”作为一代正史,话已经说到这种份儿上,读者应该悟出其中三昧了吧?
还有一部由宋末元初徐大焯所编,在清朝才现于世的野史《烬余录》中所说,赵光义对赵匡胤妃子花蕊夫人(“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便是其所作)垂涎已久,趁赵匡胤病重昏睡时调戏,赵匡胤惊醒,要用玉斧砍杀他,赵光义遂杀之。在历史记载中香艳的情史似乎比刻板的正史更让人信服,至少人们更愿意看到有凭有据的结论,而不是史书中语焉不详的记载。
到了这里,由一段不见于世的记载佐证,太宗篡位也算是盖棺定论了。
自古以来因果报应向来不虚,靖康之耻便是一个很好的论证。根据《宋史》记载,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徽、钦二帝连同后妃、宗室、百官三千多人、其他人员一万多人被掳北上,女为奴为娼,男子则被海陵王完颜亮所杀,侥幸出逃的宋高宗赵构偏安一隅。赵构无后,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让位于他的养子、太祖七世孙赵昚,宋朝的皇位在180多年后回到了太祖一系。而在宋朝末年崖山一役中,年仅七岁的幼帝则被大臣陆秀夫背起,跳海殉国。一时间前来追随者,不下十万,投海殉难。其之惨烈,历代皇朝莫能比肩。
赵氏得国于柴氏七岁的幼帝,却在三百一十九年之后失之于七岁的幼帝赵昺,历史在这里成了一个圆点。
近世学术界基本上肯定宋太祖确实死于非命,但有关具体的死因,则又有一些新的说法。一是从医学的角度出发,认为太祖死于家族遗传的躁狂忧郁症。一说承认太祖与太宗之间有较深的矛盾,但认为“烛影斧声”事件只是一次偶然性的突发事件。其起因是太宗趁太祖熟睡之际,调戏其宠姬花蕊夫人费氏,被太祖发觉而怒斥之。太宗自知无法取得胞兄谅宥,便下了毒手。纵观古今诸说,似乎都论之有据,言之成理,然而有关宋太祖之死,当前仍未找到确凿无疑的材料。
有专家认为赵光义早有篡位之意,当时开封府尹赵光义不断在帝都内培植党羽,贿赂御史中丞刘温叟、禁军殿前司控鹤指挥使田重进。赵普发现赵光义的亲信刘嶅贿赂冯瓒,事后刘嶅仅是免职。赵普很早就因姚恕、刘嶅事件与赵光义结怨,王禹偁《建隆遗事》道:“太祖将晏崩,方召赵普于寝阁,及赵普欲立太祖之子……其后太宗闻之,故与普有隙。”开宝六年(973年)赵普罢相,出任河阳三城节度使、同平章事,不久赵光义成为开封府尹兼晋王。据吴蔚所著《宋史疑云》里之考证,“烛影斧声”之“斧”不指“斧头”,而是指“纸镇”。
太祖之死,蹊跷离奇,但太宗抢在太祖之子赵德芳之前登基却是事实。太宗的继位也就留下了许多令人不解的疑团,因此,历来便有太宗毒死太祖之说。太祖本人身体健康,从他生病到死亡,只有短短两三天,可知太祖是猝死的,而光义似乎知道太祖的死期,不然他不会让亲信程德玄在府外等候。太祖不明不白地死后,太宗为了显示其即位的合法性,便抛出了其母杜太后遗命的说法,即所谓的“金匮之盟”。杜太后临终之际,召赵普入宫记录遗命,据说当时太祖也在场。杜太后问太祖何以能得天下,太祖说是祖宗和太后的恩德与福荫,太后却说:“你想错了,若非周世宗传位幼子,使得主少国疑,你怎能取得天下?你当吸取教训,他日帝位先传光义,光义再传光美,光美传于德昭,如此,则国有长君,乃是社稷之幸。”太祖泣拜接受教训。杜太后便让赵普将遗命写为誓书,藏于金匮之中。
然而,由于年代久远,“金匮之盟”的重重迷雾也未能揭开,后人推测是太宗和赵普杜撰出来以掩人耳目的。那么,到底太祖是否有传位光义之意呢?据说太祖每次出征或外出,都让光义留守都城,而对于军国大事光义都参与预谋和决策。太祖曾一度想建都洛阳,群臣相谏,太祖不听,光义亲自陈说其中利害,才使得太祖改变主意。光义曾患病,太祖亲自去探望,还亲手为其烧艾草治病,光义若觉疼痛,太祖便在自己身上试验以观药效,手足情深,颇令人感动。太祖还对人说:“光义龙行虎步,出生时有异象,将来必定是太平天子,福德所至,就连我也比不上。”有人便以此推测太祖是准备将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的。但是,这样的说法难以经得住推敲,无非是后人的臆测而已。
反正就是宋太祖赵匡胤死后,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只是,他这皇位,似乎来得有点不地道,于是千年以来,“烛光斧影”的传说流传至今。
赵光义知道外头有传言,当然不会坐而视之。不过他没蠢到把传这些话的人都抓起来。一抓,反而坐实,反而传得更广。他搞出了个“金匮之盟”,讲他们的母亲杜太后曾问哥哥,你知道你的皇位是怎么来的吗?还不是因为柴家孤儿寡母,你抢来的?为了使我大宋江山不被抢走,得找个成年的皇帝啊……你就传位给弟弟吧,让他以后再传给你儿子……
历史上到底有没有金匮之盟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当时的大臣们好像都想清楚了,这就是你赵皇帝的家事,我们不掺和。数百年后,当篡位的朱棣昭告天下,我夺朱允炆的皇帝是我们老朱家的事,你们别管,却有那么多明朝臣子,争先恐后把脑袋伸到刀下,随你砍,就是不承认你的正统,好像大明江山,他们真的也有份一样——相较而言,宋人无疑更聪明,更看得明白皇权的本质。
后来的事情,我们知道,皇位并没有传给赵匡胤的儿子,而是沿着赵光义这一支往下走,直到靖康之耻,北宋被金朝所灭,建炎南渡,赵构在当时的南京应天府,如今的河南商丘即位。事情才有了转机。
赵构不行了!哪里不行?当时是1129年,赵构也才二十二岁。其实开始他是行的,生了好几个女儿,二十岁的时候,还生了个儿子赵旉。这儿子,也是有皇帝命的——建炎三年,苗傅和刘正彦兵变,史称“苗刘兵变”,软禁了高宗,把赵旉扶上位当了傀儡,做了二十六天皇帝。之后高宗复位,未久,因保姆不慎,赵旉惊吓而死,赵构大哭了三天。不管如何,反正,他确实是没有生下一儿半女了。皇位怎么办?按说,可以兄终弟及。但,他的兄弟们命苦。他老爸赵佶儿子可不少,但除了钦宗赵桓和高宗赵构,其他,都只有生年,没有卒年——原来都被金朝掳去了,生死不明。兄弟这条路断了,只好找其他宗室。这下,赵匡胤显灵了。
赵构大会群臣,朝他们讲,“太祖以神武定天下,子孙不得享之,遭时多艰,零落可悯。朕若不法仁宗,为天下计,何以慰在天之灵!”遭时多艰,零落可悯,八个字,道尽了太祖一系自皇位未传之后的苦啊。
从赵匡胤976年驾崩,到后来高宗所选的宗室子、赵匡胤七世孙赵昚1162年即位,186年过去了——中国历史上,很多王朝,根本都活不到这么久啊——
赵昚的生父赵子偁,最开始,只是个县丞……多小的官啊!
当然,可能他家还算好的,更多的赵匡胤的子孙真如赵构所言,七零八落,可怜可叹。
高宗的想法得到了大臣们的赞同,他们纷纷表示,圣上英明,当年太祖的儿子们并没有什么过错,但他高风亮节,传位弟弟,堪比尧舜。现在您要传位给太祖的子孙,您真可与太祖比肩,跟尧舜也差不了多少啊……
赵昚生时,“红光满室,如日正中”,帝王之象。
后来果然成为一代英主、明君,被誉为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
解析:就是赵光义杀了赵匡胤
赵光义也有着雄才大略,他辅佐兄长发动陈桥兵变,也曾立下过汗马功劳,碍于颜面及兄弟之情,赵光义并没有和兄长争帝位,但他始终期待着兄长有朝一日能够将帝位传给他。
然而事与愿违,宋太祖晚年根本没有打算将帝位传于赵光义,而是想让自己的儿子继位,赵光义的心里很不平衡,谋逆之心渐生,以至后来趁着太祖醉酒的当口,一不做二不休,果断地取了太祖的性命,自立为帝。
1、赵匡胤死时的“烛光斧影”。按说宫廷礼仪,赵光义是不可以在宫里睡觉的,他却居然在宫里睡觉。太监、宫女不该离开皇帝,却居然都离开了。忙乱的人影、奇怪的斧声,以及赵匡胤“好做好做”的呼喊,一一都告诉人们,这是一场起先策划的血腥谋杀。
2、王继恩假传圣旨。 王继恩有何胆量,敢违背宋皇后的旨意,本该传赵德芳,却传来赵光义?倘若事败,不是杀身之祸么?这种说法,只不过把篡位的罪过加在一个太监身上而已,同时掩盖了杀兄的罪行。
3\是“金匮之盟”的真伪 杜太后去世时,赵匡胤只有34岁,正值壮年,他的儿子德昭14岁了。即使赵匡胤几年后去世,也不会出现后周柴世宗遗下7岁孤儿群龙无首的局面。杜太后一生贤明,怎能出此下策?况且,“金匮之盟”是赵光义登基5年后才列举证人、公布出来的。为什么不在赵匡胤死时,堂堂正正公布出来呢?
还有一些疑点,也使人们对赵光义有非议。
赵光义不等到第二年,就改换年号。——新君即位,常例是次年改用新年号纪年。可是赵光义把只剩下两个月的开宝九年,改为兴国元年。这就打破常规的迫不及待,只有一个解释:抢先为自已“正名”。是不是他心里有鬼?
逼杀赵匡胤的长子德昭(当时已30岁),赵匡胤幼子德芳(仅26岁)也神秘地暴病身亡。赵匡胤的遗孀死后,赵光义不按皇后礼仪发丧。这些都是偶然的?
最最让人感到莫名其妙的是,赵光义的子孙后代却相信他的老祖宗“杀兄篡位”的说法,把皇位又传给了赵匡胤的后代。这里说的是宋高宗赵构传位的事。
据说赵构没有儿子,谁来继承皇位呢?大臣们议论纷纷。有一种强有力的意见是:赵匡胤是开国之君,应该在他的后代中选择人。起初,赵构对这种议论严加贬责。忽然有一天,他又改变主意,说他做了一个梦,梦见宋太祖赵匡胤带他到了“万岁殿”,看到了当日的“烛光剑影”的全部惊景,并说:“你只有把王位传给我的儿孙,国势才有可能有一线转机。”于是赵构终于找到了赵匡胤的七世孙赵慎,并且把皇位传给了他。这时离那个血腥的恐怖之夜已经有187年了。
这恰恰说明了:赵构承认了祖先的罪孽,也给了赵匡胤之死一个基本的答案。 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死前的晚上,只有皇帝和他弟弟,是弟弟杀了哥哥。
另一说:被一太监改变历史进程
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夜,太祖赵匡胤暴死。宋皇后命内侍都知王继恩召皇子赵德芳入宫。王继恩自以为太祖素来打算传位给光义,竟敢不宣德芳,竟赴开封府赵晋王光义。只见长于医术的左押衙程德玄坐在府门口,便问其缘故。德玄说:“二更时分,有人叫门说晋王召,出门却不见人影。如此情况,先后三次。我恐怕晋王真有病,所以赶来。”
继恩感到怪异,便告以宫中大事,共同入见光义。光义大惊,犹豫不行,声称要与家人商议,继恩催促道:“时间一长,皇位将为他人所有了。”三人便踏着大雪,步行入宫。继恩欲让光义在直庐等待,自己好去通报。德玄说:“直接进去,何待之有?”三人俱至寝殿。
宋皇后见赵光义已到,大吃一惊!知道事有变故,而且已经无法挽回,只得以对皇帝称呼之一的“官家”称呼赵光义,乞求道:“吾之命,皆托于官家。”赵光义答道:“共保富贵,勿忧也!”此后为确立自身即位的合法性,赵普为宋太宗炮制出所谓的“金匮之盟”(即赵匡胤之母杜太后临终前约定皇位的传承以兄终弟及的方式),并封自己的四弟赵廷美为开封府尹兼中书令,并封齐王;又封宋太祖的儿子赵德昭为武功郡王、永兴军节度使兼侍中;赵德芳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兼兴元尹兼同平章事。但是,在皇位巩固后,宋太宗并不愿意传位于四弟赵廷美,侄子赵德昭、赵德芳。于是,在979年,将29岁的赵德昭逼得;在981年,年仅23岁的赵德芳暴病身亡;在984年,将38岁的赵廷美以“谋反罪”流放,死于房州。至此皇位传承的潜在因素都被清除,宋太宗的儿子可以名正言顺的继承皇位。
143年后北宋灭亡,宋徽宗的儿子赵构建立南宋王朝。由于他在逃亡路上受了惊吓,成了不育之疾,偏偏唯一的儿子又夭折了,不得不从幸免于北俘之难的赵氏皇族子孙中挑选继承人。刚开始的时候,赵构仍然想从宋太宗的后人中做选择,但对于自己的祖宗在兄终弟及之后做的那些亏心事,他自己也不能不心中有愧。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在一个晚上赵构竟梦见宋太祖赵匡胤领着自己重游案发现场,并泪诉其弟(赵光义)其言非真,兼之害死皇子赵德昭、皇弟赵廷美之事。从梦中惊醒的赵构遍体大汗,终于下定决心。而且据说做此梦者不止赵构一人,还包括他的伯母、宋哲宗之妻隆佑太后。
于是,赵构从宋太祖的子孙中挑出伯琮伯玖为自己的养子,并将皇位传给了伯琮,是为宋孝宗赵眘。宋王朝的帝位转了一个大圈,终于在赵匡胤父子离奇去世一百八十六年后,又回到了其后人的手里。巧合的是,此后南宋诸帝皆是赵匡胤一脉的子孙,而非赵光义一脉之子孙。对于这个结果,不知赵光义泉下有知,会做何感想?
宋高宗用十个选出了赵眘
据史载,当时大臣李回进谏说:“太祖不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弟弟太宗,是因为兄弟二人手足情深,陛下如今要立嗣,不妨效法太祖。”
还有的大臣直接指出,太祖赵匡胤的后代如今默默无闻,如同凡夫俗子一样,于情于理都是说不过去的,为了宋室江山的千秋大业,应该从太祖一支中选嗣。
高宗赵构见没有别的办法,同时为了博得一个好的名声,便接受了群臣的建议,与宋太宗的后代不同,当时宋太祖的后代有上千人之多,宋高宗想在这一千多人之中选出合适的人选亦并非易事,经过一番仔细的搜寻,在太祖赵匡胤的后裔中选嗣,于是就按着辈分的大小,在“伯”字辈的皇族中挑选了七岁以下的男童十人,再经仔细查看后,最后留下了一胖一瘦两个小孩,胖的是伯玖,瘦的是伯琮。
刚开始,宋高宗对赵眘并没有太大的好感,而是中意胖点的小孩,按理说赵眘继承皇位的机会应当也就到此画上了句号,但是也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正在他放弃做皇帝的梦想之时,发生了一件微小的事情,进而使整个局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动。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有一次,宋高宗将赵眘(原名伯琮)和胖小孩叫到一起,恰巧此时闯进了一只猫,赵眘正全神贯注地听宋高宗讲话,猫闯进来后连眼睛都没有眨一下;而胖小孩却不同,猫闯进来后他显得很惊慌,再也无心听宋高宗讲话,连忙伸脚去踢猫,动作极其粗鲁,胖小孩这一粗鲁的举动彻底葬送了高宗原本对他仅存的一丝好感,赵构看了很不高兴,说:“如此轻狂,怎能担当社稷重任!”于是便留下了伯琮,将他以候选人的身份养育在宫中。
伯琮于建炎元年(1127年)生于秀州(今浙江嘉兴),他的大世祖是太祖赵匡胤的第四个儿子八贤王赵德芳,伯琮入宫后,天资聪颖,博闻强记,异于常人,很受赵构的喜欢,受到后宫的重点培养,高宗派人以行宫新建书院为资善堂,作为伯琮读书的地方,并派学士富才赡作为赞读,伯琮也很争气,尊师重教,勤奋好学,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快便成长起来。
按理说,伯琮被留在宫中之后,皇位继承人非他莫属了,但是他在宫中待了将近有20年,却没有被确立为太子,这让人匪夷所思。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赵眘非宋高宗亲生,宋高宗始终对他怀有成见,他希望多给自己留些时间,渴望出现自己能生育的奇迹;其二是宋高宗的母亲韦太后不喜欢赵眘,而喜欢另一个养育在宫中的赵琢,她一直劝高宗立赵琢为太子,,而深受赵构重用的秦桧则主张立伯玖为太子,因为伯琮对秦桧充满敌意,坚决主张抗击金国。这使宋高宗在立太子的问题上一直摇摆不定,不知如何取舍。
最终,他想出了一个既可以不使韦太后生气,又可以考验赵眘和赵琢的万全之策:给他们两人分别送去10名绝色,待半个月之后再将这些绝色佳丽召回来认真查验,谁最少,谁将是皇位的最佳人选。
宋高宗想出的这个招数很管用,效果也很明显,送给赵眘的十个佳丽被召回来之后完好如初,而送给赵琢的十个佳丽却全部都不再是,最终,赵眘通过了宋高宗的考验,顺利地被立为太子,直至登上皇帝的宝座。
在封建社会,皇子皇孙地位尊贵,有个三妻四妾本是极为平常的事,贪婪女色、留连宫帏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宋高宗何以竟用这种方法来确定太子人选呢?原因有二:
一是北宋以来,理学兴盛,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观念,要求士大夫克己守礼,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动,禁欲主义成为伦理纲常的基本要求,朝廷上也要求皇族大臣清心寡欲、修身养性,从而形成了一种道德评判,所以伯琮的不近女色就成为道德高尚、品质端正的代表,受到高宗的钟爱。
二是高宗本来就喜欢伯琮,伯琮对高宗赵构非常有礼,孝敬有加,对高宗的教诲言听计从,时时流露出对高宗知遇的感激之情,而且伯琮对时局形势的分析,外交国策的建议每每让高宗深以为是,还曾帮助他识破了秦桧暗中谋划让自己的儿子做宰相的计划,展现出卓越的才华,所以他内心早已决定立他为太子,高宗深知伯琮不是好色之徒,宫闱生活尚称严谨,因而采用了“”考验的办法,也幸亏伯琮听从了老师史浩的建议,在美色面前严格自制,经受住了这次“”考验,从而登上了太子的宝位。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赵构正式册立伯琮为太子,改名为赵昚,同年,高宗赵构宣布退位,将皇位传给了赵昚,是为宋孝宗,宋孝宗即位后,立即给岳飞平反,又将秦桧时期制造的冤假错案,全部予以昭雪,并重新拜主战大臣张浚为相,整顿吏治,重用主战派,严肃军纪,培养军事人才,开始积极抗金,收复失地,成为南宋比较有作为的一位皇帝。
后人评价宋高宗赵构的一生:迫于形势起用岳飞、韩世忠等大将抗金,但大部分时间仍重用主和派的黄潜善、汪伯彦、王伦、秦桧等人,后来甚至处死岳飞,罢免李纲、张浚、韩世忠等主战派大臣。说他一生行事,唯选太子最称公允,能上慰天地,下慰祖宗,仅此而已,然而,一则有宋太祖的先例,二来自己没有儿子,所以选立孝宗,也实在是出于无奈罢了。看似荒唐之举,背后也掺杂了些许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