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铉翁中华文脉的磅礴河流
在中国文学的广阔天地中,家铉翁(约1213~1297)是一位深受尊敬的学者与政治家。他出生于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身材魁梧,面貌威严而又儒雅。他的仕途起步于荫补官职,逐渐升迁至知常州、浙东提点刑狱、大理少卿等要职。在咸淳八年(1272),他担任绍兴府、浙东安抚提举司事;德祐初,他先后担任户部侍郎兼知临安府、浙西安抚使,再次升迁为户部侍郎,并权侍右侍郎,兼枢密都承旨。
二年(1276),他因其卓越的才能,被赐予进士出身,并且获得端明殿学士和签书枢密院事两大荣誉。在元兵迫近时,他坚守不屈,不愿意像其他守令那样以城投降。而当奉命前往元营留馆时,他也保持了自己的高洁立场,即使宋朝灭亡,也没有加入新政权。直到元成宗即位(1294)之后,他才被放还,是那一年他得到了“处士”的封号,当时他已经是八十二岁高龄了。后来几年的时间里,他寿终正寝,而他的作品《则堂集》六卷,以及收录在《彊村丛书》的《则堂诗馀》一卷,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外,《全宋词》中还收录了他的三首词作,这些都体现出了他的文学造诣和文化贡献。
总之,家铉翁是一条中华文脉的磅礴河流,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文学上,都留下了一道亮丽的风景,为后人所称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