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十大诗人之首反复赞叹于右任
于右任,中国古代十大诗人之一,以其杰出的文学成就和对国家的贡献而著称。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流水画家、教育家和诗人,而且还是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奠基人。于右任出生于陕西省三原县,祖籍泾阳斗口村,他的字“右任”来源于谐音,并与他反抗外来文化的一贯态度相呼应。
在辛亥革命期间,于右任是同盟会的一员,并积极参与报刊活动,为宣传资产阶级主张而努力。在中华临时政府成立后,他担任交通次长,并在反对袁世凯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22年,他创办了上海大学,而1926年则与冯玉祥等人共同解救西安之围,在国民政府中担任多个高级官员职务。
作为一位书法家,于右任擅长魏碑与行书、章草结合的行草书,并首创了“标准草书”,被誉为“当代草圣”、“近代书圣”。他的作品《于右任诗词集》及《标准草书千字书》深受海内外学者青睐。他不仅是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和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创办人,也被尊称为“元老记者”。
1906年4月,于右任前往日本考察新闻并募集办报经费,在那里他得到了孙中山并加入同盟会。随后,他先后创办了《神州日报》、《民呼日报》、《民立报》,这些媒体在揭露污吏、帝国主义侵华阴谋以及宣传思想方面做出了显著贡献。在1912年的春季,当孙中山辞职时,于右 任也辞去职务回上海继续办报,但随着《民立报》的查封,他避居日本继续从事反袁斗争。
1964年11月10日,病逝于北京,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重要的人物,其遗作至今仍受到人们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