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创业故事就如同一幅来自于创意的葫芦烫画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 古诗
  • 2025年02月20日
  • 在江北慈城的天工之城里,有一间名为“宝葫芦的秘密”的手创工作室,那里,丁宁用他的双手和创意,将小葫芦变成了生动的画布。他的一把电烙铁,没有底稿,也没有颜料,但伴随着一次次灼烧,一缕缕青烟升起,一只蝙蝠渐渐清晰地展现在了眼前。 丁宁,是北仑区小港街道江桥头村的一个年轻人,他虽然才读大三,却已经是两家店铺的老板了。他的故事,就像是一次偶然的相遇,缘分往往就在一次不经意的回眸。 2007年

我身边的创业故事就如同一幅来自于创意的葫芦烫画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在江北慈城的天工之城里,有一间名为“宝葫芦的秘密”的手创工作室,那里,丁宁用他的双手和创意,将小葫芦变成了生动的画布。他的一把电烙铁,没有底稿,也没有颜料,但伴随着一次次灼烧,一缕缕青烟升起,一只蝙蝠渐渐清晰地展现在了眼前。

丁宁,是北仑区小港街道江桥头村的一个年轻人,他虽然才读大三,却已经是两家店铺的老板了。他的故事,就像是一次偶然的相遇,缘分往往就在一次不经意的回眸。

2007年,当他去杭州上补习班时,街头巷尾闲逛中,他发现了一位民间艺人正在售卖葫芦烫画。这让他深深着迷,不久后,这位艺人便送给了他一包葫芦种子,让他带回家种植。

回到家中,他将种子种在自家的院子里,并成功收获了一箱满满的小葫芦。有了作画材料后,丁宁却开始犯愁,因为自己从未尝试过,只看过别人的作品,该怎么办呢?最终,他决定从网络上学习相关视频,从而掌握这门技艺。

一把普通电烙铁,一箱小葫芦,这就是丁宁的手中全部装备。他先打好底稿,再模仿别人的作品,用铅笔在葫芦上绘制。但最初几百只被烹煮焦糊之后,他终于学会了如何精准控制火候,让每一只都成为艺术品。

2008年,在慈城的一次写生活动中,丁宁巧遇一个手工爱好者组织的大型市集。在那里,他认识到自己的 葫芦烃画也是独具匠心的手工产品,便立即报名参加第二次市集。当那天来临时,丁宁与他的 葫芃大放异彩,被众多手工爱好者热烈欢迎。这让他意识到:只是一个普通大学生的爱好,或许还能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路。

于是,在2008年的12月份,丁宁在慈城天工之城园区开设了一间属于自己的工作室——“宝葬子的秘密”。这里不仅仅是展示他的作品,更是一个梦想孕育的地方。他说:“我只是一个普通学生,但我的想法很难得到经济上的支持。”

尽管如此,由于获得园区三年免租政策支持,小店逐渐积累了客源,现在已经有了一定的收入。为了提高作品附加值并满足顾客需求,丁宁不断拓展创作内容,从单纯的茄盆绘画发展到雕刻、彩绘,还制作出了各种形状鲜活的小摆件,如机器猫等,都以其独特风格赢得市场认可。而且,即使尚未毕业,通过寄卖于镇海郑氏十七房店铺,每个月净收入近2000元,为未来打下坚实基础。对于未来的计划,丁宁希望能够找到合适工作,与这个爱好的结合,使之更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