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赋琅然清圆
醉翁操(琅然清圆)
在古老的山谷里,琅琊幽谷的奇丽景色如同中音会,引起了醉翁的兴趣。他喜欢在那儿边听泉水声响起于空涧边,边饮酒忘归。十几年后,一位好奇心旺盛的人物沈遵听闻此地风光,便带着琴来游览,以《楚词》为基础创作了一首名为《醉翁操》的曲调。这首曲子节奏疏宕而音指华畅,被认为是绝伦之作,但缺少了诗歌。
后来,有人依照苏轼的《楚词》改编成《醉翁引》,但这次虽然符合韵律和节奏,但与原来的琴声不太匹配。时间又过了三十多年,当时苏轼已经离开这个世界,而沈遵也早已去世。有一位庐山玉涧道人崔闲,他精通琴艺,对这首曲子感到遗憾,因为它没有相应的诗歌。于是他特意谱写了曲子的旋律,并请苏轼补充诗文。
“琅然”、“清圆”,谁弹奏,这声音就像空中的山林回响。不言语,只有醉翁在喝酒时感受到那份天籟之美。在月明星稀、风露浓厚的时候,人们还未睡觉。一路荷花和蒲草绕过前面的山丘,那里的高手似乎也懂得这一切。这便是“有心”的表现,这个人的才能真是非凡。
当夜晚中有人啸咏,那声音随着流水一起流淌。但当那个能吟唱的人一去之后,只留下空余的话语,是朝廷吟诵或夜晚怨叹的声音。当时不经意间,就像是童顽般的小孩,在山上跳跃;水流也有时候变幻莫测,如同回川一样。不过,每当想起那个时代,没有人知道他的岁月怎么过去,他现在仿佛成了飞仙一般存在。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试图通过徽外三两弦来捕捉他的精神。
这便是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