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经典300首于右任的反复之韵
于右任,1899年至1964年间的一位杰出中国人物,他的生平和事迹深刻地印记在了中国近现代史上。作为陕西省三原县人,于右任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诗人,也是中国流行艺术的重要推动者。
他出生于清光绪五年的四月十一日,当时他的祖籍位于泾阳斗口村,这片土地被誉为“斗口于家”。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于右任曾经以不同的名字出现,如刘学裕、原春雨等,每一个名字都有其独特的寓意和故事。
他最著名的字号“右衽”,源自他对待衣襟(衽)的谐音变化,以及中原地区对于受异族统治的人们使用“左衽”一词的情景。这个字号反映了他的个性与态度,即使是在逆境中也能保持独立自主。
除了字号之外,于右任还有多种笔名和别署,如神州旧主、骚心、髯翁以及晚年的太平老人。他以黑发飘胸而闻名,一直到文化界同仁开始称呼他为髯翁或右老。而民间则更亲切地叫他胡子先生。
在慈禧逃往西安期间,他即兴吟写了一副对联:“换太平以颈血;爱自由如发妻。”这表达了他对国家民族命运深切关怀以及对个人自由价值追求的坚定立场。
早年加入同盟会后,于右任一直活跃在国民政府高层,同时也是中国近代书法界的一员。在创办复旦公学和中国公学,以及筹办《神州日报》、《民呼日报》、《民立报》等报刊活动中,他积极宣传资产阶级思想,为推动社会变革作出了贡献。
随着中华临时政府成立,他担任交通次长,并参与部务管理。之后,又成为靖总司令,以抗拒袁世凯而闻名。在1922年,他创办上海大学,在1926年则与冯玉祥、刘觉民共同解救西安之围,并担任驻陕总司令。此外,还曾担任国民政府审计院长及监察院长等职务,是近代高等教育奠基人的重要成员之一。
作为一位多才多艺的人物,其擅长诗词与书法尤为显著。他创制标准草书,被誉为当代草圣及近代书圣,是魏碑与行章结合技巧上的先驱。他还留下了《于右任诗词集》及《标准草书千字书》,这些作品深受海内外学者的喜爱,对后世影响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