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巨擘杨亿文坛的明珠

  • 古诗
  • 2025年02月20日
  • 杨亿:文坛的明珠与中国文学的璀璨星辰 杨亿(974-1020),字大年,建宁州浦城人,以才名闻于世。宋太宗亲征时,闻其才华,被召至京师试诗赋策,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三年进士及第,历任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为《册府元龟》主编,与王钦若合修。在仕途中,他坚持文风雄健、才思敏捷,对客谈笑不辍。性格耿介,重视名节,与刘筠、钱惟演等同道中人共赏春光,为“西昆体”代表之一。 著有《武夷新集》二十卷

中国文学巨擘杨亿文坛的明珠

杨亿:文坛的明珠与中国文学的璀璨星辰

杨亿(974-1020),字大年,建宁州浦城人,以才名闻于世。宋太宗亲征时,闻其才华,被召至京师试诗赋策,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三年进士及第,历任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为《册府元龟》主编,与王钦若合修。在仕途中,他坚持文风雄健、才思敏捷,对客谈笑不辍。性格耿介,重视名节,与刘筠、钱惟演等同道中人共赏春光,为“西昆体”代表之一。

著有《武夷新集》二十卷、《杨文公谈苑》,其中《武夷新集》收录诗五卷杂文十五卷,是他文学成就的一部分。此外,《品藻堂四库全书萃要》和《类说》等书中亦有引录他的文章。他对待学生严谨,不许使用方言俗语,最著名的一个故事是因为学生郑戬的一句玩笑而改动奏章中的错误表述。

杨亿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深刻印记,他的作品展现出典雅流畅的笔力和高超技巧,在宋初诗坛影响巨大,被朱熹赞誉为“巧中犹有混成底意思,便巧得来不觉”。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也是一位具有独立人格意识的士人,其生平事迹成为后世传颂之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