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偶然中的于右任反复回响的历史足迹
于右任,字右任,号髯翁、太平老人,是一位杰出的中国流行艺术家、教育家、诗人,也是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他的祖籍为陕西省泾阳斗口村,而他出生于三原县东关河道巷。他的名字“于右任”源自他早年使用的笔名刘学裕,以及对《四书》的赞赏之情。在中原地区,“左衽”常被用来指代受异族统治的人,因此于右任选择了与之相反的“右衽”,以此作为自己的字。
在文化界,他被多次称呼为“髯翁”和“太平老人”。这位伟大的历史人物在30岁时就已经拥有了黑色的飘逸发丝,这让他深受人们尊敬和赞誉。尽管慈禧逃到西安后,留长发辫仍然是一个违抗清政府命令的事情,但于右任依然请朋友帮忙照了一张散发照,并即兴吟出了对联:“换太平以颈血;爱自由如发妻。”
除了其政治活动和教育事业外,于右任还是一位著名的报刊活动家。他曾加入同盟会并创办了多份报纸,如《神州日报》、《民呼日报》、《民立报》,这些都是宣传资产阶级主张的重要平台。在中华临时政府成立后,他担任交通次长,并积极推动反对袁世凯的一系列行动。
1922年,他创建了上海大学,并在1926年参与解救西安之围,在之后又担任驻陕总司令。一生中的其他职务包括审计院长和监察院长。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位擅长诗词及书法的大师,其所创立的“标准草书”深受海内外学者青睐,并有作品集《于右任诗词集》及《标准草书千字书》等著作流传至今。
可以说,无论是在政治领域还是文化艺术方面,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他不仅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更是当代草圣、中近现代三个里程碑之一(另外二位分别是王羲之、颜真卿)。因此,我们可以毫无疑问地将其视作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一朵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