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工程学院学生创业故事影片补妆师年赚500万
当我在电影院里,被银幕上一幕幕油画般浓重鲜艳的画面深深震撼的时候,我可能想不到这样的画面并非原始镜头拍摄出的效果,而是电影调色师“补妆”后的效果……近年来,《白鹿原》、《无人区》等一部部国产的出炉,都离不开“中国第一电影调色师”马平的鬼斧神工,他能让一帧帧平淡无奇的电影画面变得精彩而唯美。 然而,这一新兴行业虽年薪百万却人才匮乏,目前全国从业人员仅十多人。如何才能成为马平这样时尚的“影片美容师”?他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又是怎样的呢?
受打击,北漂小伙誓当“调色先锋”
今年39岁的马平,出生在西安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4岁那年,同龄玩伴们还在读中学,他就考入西安交大少年班,并听从家人的建议主修力学。但随着年龄增长,马平发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是电脑和影像艺术。他特别喜欢看影视剧,通过自学,他成为了中国第一批熟悉互联网的人。
1994年,当我从西安交大本科毕业后,我放弃了令人羡慕的出国留学机会,而是遵循自己的爱好去西安电视台当了一名临时工,从事节目剪辑、混音等影视后期工作。那时候,我选择让家人无法理解,就连作为科学工作者父亲更是认为我“不着调”。
然而,对于IT技术的痴迷,一度让我冷落了女朋友。当我的女友第一次走进我的房间时,不禁大吃一惊。我曾经身材挺拔、头束长发,但言谈举止温文尔雅,现在房间里到处散落着PC零件、摄像机器材、臭袜子,我根本没有落脚之处,只有昏暗灯光下堆放着吃过方便面盒子和空矿泉水瓶子,还有我坐在电脑前顶着乱糟糟长发。
几天后,她以“我是一个连自己都照顾不好的男人,你怎么懂得照顾爱人?”为由与我分手了。这次失恋,让我再次沉浸于黑客和影像世界中寻找答案。在北京独自生活期间,无数个夜晚,我靠给影视公司做后期处理维持生活,有时候甚至因没钱交房租被房东赶到街上过夜……
2002年,当我进入中国影视集团旗下专做后期华龙电影数字制作有限公司开始负责特效处理,那是我职业生涯中的转折点,因为英文不错,又懂IT,所以接触到了许多新设备和新技术,在此过程中,我领略到了电影调色技术的魅力。
2003年的实习经历至关重要,那一年夏天,在韩国的一家知名影视公司实习期间,他们向表现突出的我发出邀请,要以两亿韩元(约合120万人民币)的年薪聘请他为专业调色师,但最终我谢绝了,因为回国填补国内缺口才是我心中的使命。
今天,如果有人问起关于我的故事,或许他们会说:他是一位能够将每一个细节都完美融入银幕上的艺术家,是那个改变国产高级别妆容界限的人物。而对于那些追求梦想的小伙伴们来说,也许这就是我们共同努力所要达到的目标——成为那个时代最闪耀的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