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小妖开卖诗的花店创业者激情故事分享
我,一个80后京妞,从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做过编辑,再次成为一位资深广告销售。除了咖啡,我最喜欢的就是鲜花。在2014年4月的一天,我去我的闺蜜沈黎家喝下午茶,那时她刚结婚搬进新家不久。她经常在家里放舒缓的音乐、烤香甜的小饼干、摆美美的花,请朋友来喝下午茶。她说:“每个有花陪伴的日子都很舒心缓慢。”我和沈黎交谈时得知,她买花都是在超市门口顺便捧回家的,但每次都很麻烦。我当即灵感迸发,为什么不开一家“卖诗的奇葩鲜花店”呢?
很多人知道,世界著名时尚杂志《Marie Claire》原来的造型配饰总监Taylor Tomasi Hill辞职后也开了个花店。她当初的理由是“工作太忙了,无法兼顾家庭生活”。也许,美女们都有开咖啡馆和鲜花店的大梦想。辞职创业这么大的事,我们竟然一拍即合。“沈黎在芭莎做内容,我做经营,我俩单拉出去都能干一本时尚杂志,这个鲜花品牌应该不会太难。”
首位客户是“时尚女王”苏芒。我和沈黎一起去辞职,当时特别紧张,因为我们都是《时尚芭莎》的“资深人士”,怕忽然离开老板会不开心。但苏芒最终还是微笑着给了我们支持。
2014年6月,我们热热闹闹地开业了!与众不同的是,这里送出的花都配有与之对应的一首诗。我说,我们每周都会先选诗,再设计花。会做非常精美的诗卡,随 花送到客人手里。这一种做法听起来就很有诗意,予人玫瑰手有余香。令我们没想到的是,“诗集生活馆”的第一位客户竟是前老总苏芒,她专门给自己家里订了一年的鲜 flower.
其实不仅仅是苏芒无意中做了一次免费的“形象代言”,我在具体经营中同样有很多独到之处,比如这里里的鲜 flower,除了和诗集搭配,无论是装载鲜 flower 的盒子还是印上 poem 集的手工艺,“poem 集”团队更是寻遍全国找到了专业做盒子的手工匠人,用传统手工艺打造让鲜 flower 可以站立的小盒子,以此尊重每一瓣 flower 的开放。
外面绝大部分速递 flow 都躺着包装,不容易造成震动挤压变形,而我们的鮮 flowers 经过无数次试验,都能保证站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而我们的印刷方式也是老手工匠人的手艺,一遍又一遍地制作,最终效果却相当精美。
除了这些精良的包装,还有一点不能马虎,那就是选择最适合的情境搭配设计,全出自另一位合伙人的萨龙,在此之前,他在高级婚礼定制行业为鮮 flowers 设计。他因为曾经从事过高级婚礼定制行业,所以他对于各种情境下的搭配需求非常了解。
因为曾经从事过 时尚杂志工作,我把品牌定位于服务于那些追求高品质生活方式的人群,他们大多身处快节奏生活中,却对高品质生活方式充满追求,对于便捷而优雅的一种生活方式渴望。你看吗?这个故事,它改变了许多家庭,让人们重新发现爱情中的温馨与浪漫,也让我更加坚信,每个人生涯中都会遇见那份让你停下来细细品味的人或事物,或许是一束简单但精致的心意所寄托的情感,或许是一个小小的事迹、一段旅程,让这份微不足道但值得铭记的情感永远留存于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