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脚中国民间故事百篇中的社会传说
在明光洪庙乡石门口南的石棚洼里,有块巨石,石面平整,中央有一个大凹坑,形似脚印。这个大脚印被当地百姓叫做仙人脚,相传是老子李耳当年东来游说时留下的。
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东)有个著名学者李耳,他字伯阳,被后人称为老子。老子曾任周王朝图籍掌管,对道学有着深入研究。他认为万物生于道,并著有《道经》、《德经》,全称是《道德经》。相传孔子到楚国游说曾上门向老子讨教过。
周王朝衰败后,老子四处游说,将他的《道德经》传播出去。在最初阶段,他带一书童、肩挑竹篓,每日行不过五十里,每到一处借学堂讲述他所理解的道理和德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楚淮地得了一青年,不仅书篓可放在牛背上,而且老子也骑坐在牛背上,这样一来,他们每日能行百里之遥。
有一天,当青牛见浮山上的青草嫩绿而引起食欲,它趁着下牛背问路之机放快四蹄奔上山腰。然而这座青山似乎在摇晃,而水流也伴随着花朵四起。这次冒险让青牛意识到山体微动,就像是站在大船上,它不敢再贪吃,从而轻轻下了山,只是在下山将要继续前进之际,却又感觉到了后蹄猛往下陷,让出一个深深的牛脚印。
之后,在前往精城(今明光石坝)的路途中,无论是绕过老河还是经过岗集(今明光洪庙乡),青牛都始终稳定驮载着老子南行。但就在某一次加速西拐的时候,一不小心,将正在追赶它的老子的身体摔了下来。此刻,那个从地面爬起来并且追逐青牛的小伙子的鞋也跑掉了,而只好找一块石头坐下自言自语:这匹马今天怎么啦,你不愿跟我受罪,可别把书驮走呀!
原来,此前的那个青年驮载的是两篓书,其中包括花费半辈子的心血。而现在,因为那次事件,那本重要的《道经》却不知去向,只剩下空荡荡的一侧篓袋。这位被世人尊敬的大师对此感到十分懊恼,因为失去了自己毕生的成果与智慧。
然而,当他远远看见回来的那匹沦落为青色的原来的助手——那条曾是一名炼丹房中的少年,因偷吃太白金星炼制七七四十九天和九九八十一天的银丹和金丹而遭遇变故,现在已经无法再成为他的真正伙伴时,他决定停止追逐,并重新找到那些散落在地上的遗失之物。在寻找过程中,他意外发现那本失踪的手稿竟然躲藏在无意间触及的地面之间,最终成功恢复了完整性。不过,这段旅程以及与那匹忠诚但无法满足其内心渴望自由的心灵动物之间的情感纠葛,也使得他们之间产生了一种难以言说的联系,即使最终决定分开,但彼此仍旧保持着一种亲密无间的情谊。
最后,在所有事情似乎都过去了之后,这位伟大的思想家终于对这一切进行了解释:“你虽然想要离我而去,是吧?” 青牛点点头。那你以后可别再犯类似的错误,把我给摔下来。” 青牛又点点头。那好吧,我们还是好朋友。” 两个生命交织在一起,一直持续至今日,那么关于他们是否还会重逢,以及他们将如何继续前行,便成了历史的一个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