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工程学院学生的麻辣小吃创业故事两个85后的川味风潮在物品市场上的起舞
徐州工程学院的两个“85”后创业故事:从电商到实体店,川味麻辣小吃的网络起家与物品市场上的腾飞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谈论创业时往往会想到大数据、电商和风投,但两位徐州工程学院的学生刘博和李兴强,他们选择了一个截然不同的路径——以麻辣小吃为主打项目,在网络上开设店铺。仅用三个月时间,他们就吸引了4000多名“辣粉”,月收入达到了5万元。
每天早上5点半,刘博就会去长途汽车站接新鲜的小龙虾,然后回到店里清洗,而李兴强则会去菜市场采购当天所需的原材料。他们将近十种热菜制作出来,从口水鸡、麻香牛肚到主打的小龙虾,每一道菜都经过22次调味制定,以确保每一份都能满足顾客对麻辣度的需求。
为了保证口感最佳,刘博还会在送货过程中,将汁液浇在菜上,这对于夏天高温环境下的送餐尤其重要。虽然两人开始时只是兼职做互联网小吃,但朋友们的一致好评让他们决定辞职,一起真正地开始创业。
不久后,他们迅速从职场白领转变为老板加打杂工角色。在振华路租了一家30多平米的门头店作为自己的“战场”。尽管初期一切都是自己干,但是随着生意逐渐稳定,他们也雇佈了一个伙计来帮助处理订单。此外,他们还计划开设市南区的一个配送点,以及黄岛的一家加盟店,以扩大业务范围。
现在,由于订单太多,两人已经有能力考虑未来开设一家名叫“辣否”的实体店,让顾客可以直接享受到正宗川味的小吃。这两个“85”后的故事证明,即使是传统行业,也可以通过创新思维和互联网手段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