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娃凭傻劲儿从编竹筐到开西餐厅创业故事在自然之中绘就

  • 古诗
  • 2025年01月17日
  • 我叫Peter,大家都这么称呼我,我习惯了。我的故事听起来可能有些不寻常,但它是真实的。1981年出生的我,从一个农村家庭走进了繁华都市,创造了一片南美风情。我手上曾经长过老茧,现在却在异国他乡为外国人烹饪正宗西餐。 我的生活保持着一些农家气息:早早结婚,有了孩子,比城里人还要早。但我的日子朴实、简单,为人正直、热情。我没有追求奢靡享受,只是努力工作。 事业上,我超越了田野和烦躁的城市

农村娃凭傻劲儿从编竹筐到开西餐厅创业故事在自然之中绘就

我叫Peter,大家都这么称呼我,我习惯了。我的故事听起来可能有些不寻常,但它是真实的。1981年出生的我,从一个农村家庭走进了繁华都市,创造了一片南美风情。我手上曾经长过老茧,现在却在异国他乡为外国人烹饪正宗西餐。

我的生活保持着一些农家气息:早早结婚,有了孩子,比城里人还要早。但我的日子朴实、简单,为人正直、热情。我没有追求奢靡享受,只是努力工作。

事业上,我超越了田野和烦躁的城市。我那股“洋”味儿脱俗而真诚。在我的手中,The Tex-mex Burrito、大使塔可卡尔邦、塔可、法嘿塔等菜名都玩得有张有度,不改良川人的口味,只为了那股正宗地道的“西洋”味儿。而且,在英语方面,我虽然只念到初一,但竟然能和老外交流如同同乡般亲热。

偶尔,当有人问我说话是否结巴时,我会微微一笑,说:“这也让我的妻子说。”对于成功,我解释很简单,就是“天时、地利、人和”。或许现在社会已经不是富贵世袭时代,是一个平民时代,是一个智者真者时代,更是一个英雄出少年的时代。从这个角度来看,那傻傻地、一笑验证了这个时代的新定义。

12岁辍学编竹筐卖钱

当年的我在资阳农村生长,我们家境贫寒。当时读到初中一年级后,就因为交不起学费辍学。那时候,我才12岁,没有足够年龄去打工,而像父母一样务农的话,也只是辛苦又赚不到钱。所以我注意身边哪些邻居过得比较好,他们做的是什么。不久,我就注意到编豆瓣筐卖可以赚钱,所以偷偷去看别人编筐学会手艺,两个月后终于摸索着编出了第一个豆瓣筐,卖掉后赚到了有生以来的第一笔钱。

借来50元闯荡成都

有一段时间内,为自己谋划未来就是做个好竹匠。在拿到身份证后,“愤然”地离开了家人,用借来的50元来到了成都。从1996年起,我开始了打工仔生涯。自此以后的一切在我看来都是种小小的幸福,他一如既往地踏实勤奋。但身体总是不争气,一周时间内,每天流鼻血,让老板有些怕,最终被叫停去看病。此后,无论杀鸡还是守店,都无所畏惧……

际遇命中恩人

那是位于川大内的一家小西餐厅,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异域风情。当时,在厨房帮忙学习沙拉酱制作,每次都会因无法拿捏好原料分量而功亏一篑。一周下来望着成本高昂材料浪费掉,又急切请求再给我一次机会,以自己的工资将浪费的事物赔偿。这份认真的态度让我留下深刻印象,并获得了一周额外时间。

Mary出资助他学习西餐

Mary是一位来自美国得克萨斯州在成都科分院当外籍教师,她给予每个人友好的微笑与帮助。在她的鼓励下,一位投资商决定开设一家西餐厅,而她和Peter(由她取名)提供技术支持。他用仅有的2万元想换一点股份最终成功获得2%的股份,这样他就能参与管理事宜,即便没有绝对权力,但至少能留心其中的事情。这场改变命运的大门,由于Mary的一份善意被打开,它重新塑造了他的未来,使他成为今天那个经营着外国人的“世外桃源”的男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