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休学创业经历了无数艰辛的真实创业故事
他以“离校休学—成功创业—入校复学”的独特经历,成为2005年度“江苏省十佳青年学生;3月27日,他又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的光荣称号。他,就是扬州大学文学院的史晓亮同学。两年多前,史晓亮休学北上,在北京中关村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并成功地掘取到“第一桶金;去年九月,他又重返校园,继续学业;如今,他一边学习一边经营着自己的公司。昨天,记者在美丽的扬大校园里,与史晓亮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交流,从而了解到一个在校大学生独特的创业经历。
休学创业备尝艰辛
史晓亮是甘肃武威人,2001年8月被扬大文秘专业录取。在初进校的一年多时间里,史晓亮一直感到一种压抑,一种学无所成的空虚,因此产生了暂时离开校园的念头。在说服父母后,2003年9月,史晓亮向学校提出了休学申请,在老师和同学们不解的目光中,他背起简单的行囊离开了校园,踏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
刚到北京的日子十分艰难。身上带的钱有限,所以史晓亮只能住在中关村一个地下室里,其条件很差,但租金却要300元,这在当时已经算便宜了。最初,他只能靠替别人抄写文稿、去电脑公司揽活修电脑、帮别人散发宣传广告维持生活。但随着时间推移,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使他逐渐意识到了必须有一技之长才能立足于北京这个充满竞争的地方。
于是,他一边打工一边参加了新东方软件培训班。在那里通过JAVA认证考试,这个考试通过率通常只有两三成,让他的技术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他谈及这段经历时显得非常平静:“我从没有后悔,只觉得这是我将来创业不可或缺的一份宝贵财富。”
成功掘得“第一桶金”
2004年的8月,当怀揣着软件工程师证书的人才市场走进清华紫光公司并且迅速被聘用参与开发北京地税局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行政处罚模块之后,比起那些百万级别的大型项目来说,这项任务相对较小,但也极为复杂。一百多名软件设计人员共同开发了三年多,那些挑战让他更加坚定自己想要开设自己的科技企业的心意。
12月底那晚,当完成交给他的任务并取得巨大的成就后,有了一种新的想法:自己建立一家科技公司。因此,就这样,在同样位于中关村的小小办公室里成立了属于自己的网络科技服务公司——北京网络方舟科技有限公司,从事软件开发、网站建设、网络推广等业务。这是在世界最著名的地质发明中心之一,而这里有超过三四万家类似的微型企业,要想突出其它竞争者的困难可想而知。
然而,即使如此困难的情况下,由于不断努力和不懈奋斗,最终凭借精湛的手艺以及吃苦耐劳精神,再加上良好的管理能力,该公司就在短短几个月内就实现盈利数十万元。这对于任何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小伙伴来说都是无价之宝,是他们未来发展道路上的重要资本。
拥有这一点资金作为基础后,对于未来的发展计划自然也有所不同。而一次偶然机会,为他的事业指明了一条新的道路:涉足电子商务。在帮助维护郑州某工艺品网站过程中,因为交易量火爆触动心灵,同时忆起扬州丰富文化与工艺品资源,无论是在文化内涵还是品种数量上都远远超越郑州,而且此刻扬州正力主全民创新与文化产业发展急需既懂市场运作,又能运营良好且具有深厚商务理念的人才,“天时地利人和”,何不把握这个机遇呢?
经过反复思考之后,便做出了决定:回到扬州大学复读,同时继续探索电子商务领域的事业。此举引起同行惊讶,却也是必由之路。当返回学校后的第一个月时间内,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准备工作上,与各方面专家沟通,以期能够更好地展现自身价值,以及贡献更多关于创建‘网上的半塘’(基于互联网销售各种艺术手工业品)相关建议。
最后,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由其申办注册获得批准,并顺利拿到营业执照。不久以后,将正式对外开放网上的半塘店铺。此刻正在忙于制作简体中文版,还有英文版及繁体中文版,一旦完成,就会向整个亚洲乃至全球推广各种来自扬州市区漆器玉器古琴古筝等艺术品产品,使更多国外朋友了解这座历史悠久城市及其产品,也希望这些产品能够跨越国界进入国际舞台,让世界看到中国特色风情与智慧透露出来的是我们今天时代所需要的情感——勇敢追梦,不畏艰险,用行动证明自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