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创业故事大学生休学备尝艰辛的经历
他以“离校休学—成功创业—入校复学”的独特经历,成为2005年度“江苏省十佳青年学生”;3月27日,他又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的光荣称号。他,就是扬州大学文学院的史晓亮同学。
两年多前,史晓亮休学北上,在北京中关村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并成功地掘取到“第一桶金”;去年九月,他又重返校园,继续学业;如今,他一边学习一边经营着自己的公司。昨天,记者在美丽的扬大校园里,与史晓亮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交流,从而了解到一个在校大学生独特的创业经历。
休学创业备尝艰辛
史晓亮是甘肃武威人,2001年8月被扬大文秘专业录取。在初进校的一年多时间里,史晓亮一直感到一种压抑,一种学无所成的空虚,因此产生了暂时离开校园的念头。
在说服父母后,2003年9月,史晓亮向学校提出了休学申请,在老师和同学们不解的目光中,他背起简单的行囊离开了校园,踏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
刚到北京的时候十分艰难。身上带得钱有限,所以只能住在中关村的一个地下室里条件很差,但这已经算是便宜了。最初,只能靠替别人抄写文稿、去电脑公司揽活修电脑、帮别人散发宣传广告维持生活。
渐渐地,不仅要想在北京有立足之地,还必须有一技之长。于是,他一边打工一边参加了新东方软件培训班。
2004年的5月份,比起之前那些白天黑夜加班干活,现在他终于通过了JAVA认证软件工程师考试。而这种考试通过率往往只有两三成。他显得很平静:“我从没有后悔,这段经历将成为我今后的动力。”
成功掘得“第一桶金”
2004年的8月,当怀揣着软件工程师证书和清华紫光公司聘用通知书时,在走进人才市场不久,就很快找到了工作参与开发中国最大的电子税务系统。这项系统比较复杂,有100多名软件设计人员共同开发三年多才完成。但当他成功完成任务并且拿回报酬时,又有新的想法—自己开一家公司,那个时候他的心情就像是一只即将展翅飞翔的小鸟一样充满期待和激动!
12月底那天,是他成立自己的事业——网络方舟科技公司,从事软件开发、网站建设、网络推广等业务。在这个充满竞争的地方,即使是一个小小的事业也要面对巨大的挑战,但正因为如此,也让它更加珍贵。当收到那笔2600元做网站服务费时,那份喜悦溢于言表,而几周内连续获得数十万元利润,让他的梦想变得触手可及!
接着来的是电子商务领域的大门,被郑州工艺品网站的事情打开。那场景犹如一次意外发现,让他意识到了机遇与挑战之间微妙的情感交织。一位偶然机会变成了未来发展的一个关键点!决定回到扬州大学继续学习,同时利用课余时间致力于网上销售扬州特色工艺品,如漆器、玉器等,这些产品既符合时代趋势,又保留文化深度,为何不能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
经过反复思考后,没有任何犹豫或恐惧,只见其坚定决心:回到学校,不再放弃追求个人理想与社会责任双重目标;同时,将这一切转化为行动,使之成为现实。不知不觉间,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精彩绝伦的人生剧本——从寒冷孤单开始,却逐渐升腾出温暖与希望!
现在,我坐在我的办公桌前,看着窗外悠闲流淌的小河,对过去发生的一切回味无穷。我知道,我所选择过的人生路程,是最正确也是最值得纪念的一条路。而对于未来的展望,我仍旧保持乐观,因为我相信,无论风雨兼程还是逆境中的坚持,都会指引我们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这就是我的故事,也是我身边朋友们都可以分享的话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