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与艾青太阳之间的对话

  • 古诗
  • 2024年12月03日
  • 我,方文(1612-1669),原名孔文,字尔识,以嵞山为号。明朝末年,我家因战乱改姓一耒,并有淮西山人、明农、忍冬等别号。我出生于安徽安庆府桐城,即今桐城市区凤仪里,是方大铉的长子,一位明末的诸生。在清朝建立后,我选择不仕官途,而是靠游历、卖卜、行医或教书为生,与复社和几社中的朋友们交往,用自己的气节来激励自己。 我的诗风在早期受杜甫影响,多写有苍老之作;而后来则专注于学习白居易的诗风

方文与艾青太阳之间的对话

我,方文(1612-1669),原名孔文,字尔识,以嵞山为号。明朝末年,我家因战乱改姓一耒,并有淮西山人、明农、忍冬等别号。我出生于安徽安庆府桐城,即今桐城市区凤仪里,是方大铉的长子,一位明末的诸生。在清朝建立后,我选择不仕官途,而是靠游历、卖卜、行医或教书为生,与复社和几社中的朋友们交往,用自己的气节来激励自己。

我的诗风在早期受杜甫影响,多写有苍老之作;而后来则专注于学习白居易的诗风,使其简洁明白如话,而且擅长叙事。在当时,我与钱澄之齐名,被誉为才俊。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又与方贞观、方世举并称“桐城三诗家”,留下了《嵎山集》这一丰碑。

我是方大铉长子的儿子,也是方德益第13世孙。我的家族,在明朝时期就是桐城的一支氏族。不过,由于种种原因,我们不得不改变我们的名字和身份,从此开始了一段新的生活。

猜你喜欢